作者:吴佩海
产区对白酒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意味着地理优势、生态优势、品质优势、信誉优势、集群优势和特色优势,因此,受到地方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
热火朝天的白酒产区建设
据媒体报道,当前中国的六大白酒产区都在摩拳擦掌要大展宏图。
酱香型白酒产区贵州遵义表示,要打造以茅台集团为航母的产业集群,白酒总量2025年达到60万千升,总产值达到2500亿元。
浓香型白酒产区四川宜宾则要求2025年白酒产量超100万千升,营收、利润双翻番。
同省的泸州产区也不甘落后,提出2025年白酒产量要保持在200万千升,营收力争2000亿元,利润达300亿元,同样实现营收、利润双翻番。
浓香型白酒产区江苏宿迁提出要加快建设有实力的“中国酒都核心区”,成立洋河原酒产区企业联盟,同时加快培育白酒“小巨人”,力争“十四五”期间培育年销售10亿元酒企5家、30亿元酒企3家、50亿元酒企1家。
浓香型白酒产区安徽亳州要求,力争到2025年,白酒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300亿元以上,酿酒总产量20万千升。
清香型白酒产区山西吕梁则规划,要用5年的时间形成50万吨产能,达到500亿元产值。
在这里重点说一下清香酒产区,同亳州产区没有可比性,因为吕梁为地级市,亳州为县级市;相比遵义、宜宾、泸州和宿迁的产区规划,清香酒的气势似乎没有那么大。
但仔细分析,清香酒的发展潜力并不小。
首先,产区的边界不是绝对的,其概念的外延需要科学界定。例如,郎酒以生产酱酒闻名,但它不在遵义区域内,应该说赤水河流域为酱酒产区则更为准确。同样的,清香型白酒产区也不局限于吕梁,山西省也都适宜生产清香酒。目前,在晋中等地也有一些酒企在大规模建设原酒基地。
其次,清香酒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大清香酒不仅包括山西汾酒和北京二锅头,还包括河北衡水老白干及内蒙古、河南、湖北、重庆、青海等许多酒企,它们也都有各自的特色优势与发展规划。清香酒知名企业的星罗棋布,导致其地域集中度较低、产区数量较少、声势较小,但其回旋余地却较大。
再次,清香酒目前发展不充分、不平衡,规模大、效益好的企业只有汾酒一家,集群效应尚不明显,腰部力量尚显薄弱。但清香类酒企在工艺上百花齐放,有大曲清香、麸曲清香、小曲清香,有清蒸清烧、混蒸混烧,有利于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同时,清香酒纯净的口感更易于接轨国际市场,更易于调配鸡尾酒,更符合时尚化、年轻化、多样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俗话说,强龙难压地头蛇。只要有定力、有功力,紧盯市场苦练内功,把自己的特色与优势发挥到极致,就会不断扩大自己的地盘和势力范围;五湖四海的清香酒企就会发挥群狼效应,为清香品类谋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发展观念不转变,产区建设难顺畅
综上所述,清香酒产区规划的盘子相对较少较小,但这不一定是坏事。因为凡事皆有度,超过临界点就会走向反面。白酒产区数量不是越多越好、规模不是越大越好、建设速度也不是越快越好。原因是:
其一,资源供给能力有限。白酒产区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人才、资金的投入,需要大量水电气的配套。各类资源能否按时按质按量到位恐怕是个未知数,前段时间一些地方出现拉闸限电的问题,就值得深思。这些前提条件不解决,产区建设就是纸上谈兵。
其二,环境承载能力有限。酒企大量扩产需要解决粮食和清水从哪里来,废水和废气向哪里去;配套的瓶、标、箱、盖谁来供给,绿水青山谁来维护;双碳政策如何落实,环保要求如何达标。这些基础问题不解决,产区建设就是空中楼阁。
其三,市场接受能力有限。全国六大白酒产区和产区之外的白酒企业,“十四五”规划的产能、产量、收入和利润指标其总量到底是多少,至今无人报道,估计是个天文数字。如果规划中的产能都落地了,但受上下游的影响不能完全产酒,则造成资源的闲置和浪费,走上重复建设的老路。如果产能满负荷运载,那这么多的酒产出来卖给谁?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2016年以来,白酒产量逐年下降,2021年比2016年减少近一半,充分说明白酒市场需求不旺、供过于求。今年春节白酒销售不畅,不能完全归咎于疫情影响;即使一瓶难求的“茅台1935”,其价格也坐起了过山车,都能让人嗅出一些风向。市场不牢,地动山摇,这个关键环节不打通,产区建设就是一厢情愿。
其四,百姓购买能力有限。当下酒业呈现两个趋向:一是酒企乐观情绪盛行,认为消费升级、中产扩大导致高端酒供不应求,似乎消费者兜里有数不完的钱都在等着买高价酒,致使高端化的呼声不绝于耳,助推产区规模趋大;二是如前所述,酒类产销量逐年下降。细细分析,酒类市场需求下滑既与人们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的转变有关,也与购买能力的不足紧密相连,更遑论我国还有6亿人月均收入只有1000元。
近年来,受国内国际不确定因素增多与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影响,消费者的收入增速受限,中产阶层的扩容增速受限。特别是当前我国面临着三重压力——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压力必然传导到酒业,白酒不可能独善其身,也不可能成为世外桃源。我们不能不顾及大环境下的市场走势,不能不考虑真实的消费能力,贸然铺摊子、上项目易造成后劲不足,滋生经营风险。前段时间,恒大地产爆出的资金链风波即是前车之鉴,酒类消费能力的状况不摸透,产区建设就会乐极生悲。
其五,竞合的蓝海空间有限。现在,一些酒企产能明显过剩,另一些酒企却拼命扩产。大家都想自己圈地扩大增量资产,而少有人想通过相互合作的方式盘活存量资产,其结果一是造成资源浪费重复建设;二是导致竞争残酷竞合难行。在白酒难以走出国门而国内又供大于求的情境下,产能越大,其国内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就越高,内卷内斗的红海环境就会造成两败俱伤甚至多败俱伤。这种状况的出现,同行业习惯与思维模式不无关系。
多年以来,我们总是以规模论英雄,以吨位排座次,而对利润率、资产负债率、现金流等反映企业经营质量的指标重视不足。实现高质量发展,酒企不但要做大,更要做强,虚胖不是健康的表现。发展观念不转变,产区建设就难顺畅。
因此,对产区建设冒昧地提几点建议:一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严防“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把问题调查清楚了、研究透彻了,再动手干也不迟;二要循序渐进分期实施,边干边看边总结,慎搞一步到位;三要稳扎稳打防范风险,如建设用款是自有资金还是银行贷款抑或是民间借贷,其风险程度不同应对“黑天鹅”事件的预案也要有所不同,以此防患于未然。须知,政府可以换届,人员可以调动,但企业欠的债是脱不了、赖不掉的。
面对当前的酱酒热、产区热、高端酒热,笔者的观点是:白酒一定要发展,但不能与市场的需求脱节;产区建设一定要搞,但不必铺这么大的摊子;高端酒一定要有,但不需这么多的数量。
本文的目的,不是要泼冷水,而是希望酒业酒企稳中求进,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如果笔者的担忧只是杞人忧天,那就再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