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作为旧世界的重要葡萄酒产国之一,出产了众多风格多样、品质优异的葡萄佳酿,而这离不开德国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的悠久历史积淀。
图片来源:www.vdp.de
据记载,在一些高度发达的中东文明中(今埃及、伊朗或以色列),葡萄种植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数千年,希腊和意大利也在公元前就有葡萄种植。而德国的葡萄栽培史可追溯到大约2000年前,罗马人在征服阿尔卑斯山(The Alps)以北的过程中,将从希腊人和伊特鲁里亚人(Etruscans)那里习得的葡萄栽培技术,引入了日耳曼人(German,现今德国、挪威、丹麦、瑞典、冰岛、奥地利、英国等都是日耳曼人的代表国家)的领土,葡萄栽培自此在德国扎根。
罗马人之所以选择将葡萄藤带来这里,则是因为跨越阿尔卑斯山路途遥远,使用沉重的双耳瓶运输葡萄酒有诸多不便,因此他们带来了葡萄藤,并将它们种植在适宜的地区。
德国葡萄园风光(图片来源:www.germanwines.de)
8世纪时,查理曼大帝(Charlemagne)对葡萄种植、酿酒以及与葡萄酒有关的商业进行了规范,葡萄酒文化也以修道院为中心向外传播,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据记载,在中世纪,葡萄园遍布德国各地。然而,由于气候的变化、啤酒酿造方法的改进和葡萄酒进口的增加,德国的葡萄园面积在1500年之后持续减少。
位于德国莱茵高产区的埃伯巴赫修道院(图片来源:www.germanwines.de)
在拿破仑(Nepoleon)征服了莱茵河(Rhine)以左的地区后,教会不再对葡萄种植拥有主导地位。不过新的葡萄园主们仍然非常重视质量,莱茵河流域和摩泽尔河(Moselle River)流域的葡萄酒在英国、波西米亚和俄罗斯获得了不错的声誉。
然而,19世纪末,根瘤蚜虫(Phylloxera)对欧洲的葡萄园造成严重破坏,使德国葡萄酒行业陷入了停滞状态,也造成许多本土葡萄品种的消失。世纪之交,随着抗根瘤蚜虫的美国砧木的引入,德国的葡萄栽培得以逐渐恢复。自此,葡萄树的育种和选择使得标准葡萄品种在现代德国葡萄栽培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德国雷司令(图片来源:www.germanwines.de)
得益于科学研究人员和酿酒师之间的密切合作,德国在种植和酿造技术方面实践了一系列的创新。这些技术本身也像葡萄酒一样成为出口的热门,已经影响到远至南非、澳大利亚、美国加利福尼亚州(California)或智利的葡萄酒产区。
德国葡萄酒行业的另一大优势是创新,它为德国的葡萄品种版图带来了丹菲特(Dornfelder)和肯纳(Kerner),这两个品种分别在1955年或1929年才开始种植,如今已和雷司令(Riesling)及黑皮诺(Pinot Noir)一样是德国的重要品种。
肯纳(图片来源:www.germanwines.de)
如果各位酒友们想更深入地了解德国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的历史,也可以前往德国施派尔(Speyer)、伯恩卡斯特酷思(Bernkastel Kues)和奥本海姆(Oppenheim)等地的葡萄酒博物馆参观,探索德国历史中的葡萄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