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0年前,曹操写下的千古名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让杜康的大名声名远播。杜康,相传是中国酿酒的鼻祖,也是酒的发明者,更有“酒祖”之称。甚至在古人所创作的诗词中,也常常是以“杜康”之名代替酒。所以,论历史、文化、渊源,“杜康”都应该是中国白酒的“第一品牌”。
然而,“杜康酒”却因为多年的内耗、斗争,让品牌形象遭受了严重影响,逐渐退出了头部品牌的竞争行列。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商标的使用权。
最初的“三国之争”
在上个世纪70年代,河南汝阳、伊川和陕西白水三家酒厂先后开始生产“杜康酒”,当时由于大家的知识产权意识比较薄弱,没有一家酒厂主动去注册“杜康”这个商标的。
进入八十年代,三家酒厂陆续反应过来,纷纷提出注册“杜康”商标,这就让主管部门难做了,三家都有既定事实,给谁都说不过去,经过多轮商讨,部门最终决定,将商标的拥有权给最早提出注册的伊川杜康酒厂,不过其余两家也可以无偿使用。
因此,当时市场就出现了三家酒厂共用一个商标的情况。但这很容易让消费者搞混,所以各家一拍脑袋又决定,在“杜康”前加入自家酒厂的名字,于是就有了“汝阳杜康”、“伊川杜康”、“白水杜康”三国鼎立的局面。
利益驱使,纷争再起
到了80年代末,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下,三家的纷争再起。率先出手的就是“汝阳杜康”,为了摆脱伊川的掣肘,1989年汝阳杜康向工商局申请注册杜康泉、杜康河、杜康村三个商标,伊川当然不会同意,提出抗议。为此,两家打了近十年的官司。
然而,在两家鹬蚌相争时,市面上山寨的杜康酒早已泛滥成灾,杜康酒的品牌口碑直线下滑。经过这一轮的内耗,三家酒厂元气大伤,伊川、汝阳两家轮番倒闭破产。不过在2009年,两家决定合并重组,成立了洛阳杜康控股公司。
按理来说,这事也该完结了,然而两家之后又在商标归属权上吵了十多年,官司都打了三十多起。一直持续到2019年,两家已经是心力憔悴,最终是陕西白水杜康向洛阳杜康公开道歉、赔款了事。
然而无论是谁赢谁输,多年的斗争早已让杜康的品牌价值暴跌,典型的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如果一开始三家选择合作,恐怕就不会有茅台、五粮液什么事了,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