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酒的起源,从古至今众说纷纭,比较靠谱的说法是,有吃不完粮食的时候,就可以把它收集起来,酿造成酒。
据考证,中国从原始社会就掌握了酿酒的工艺,最早的酒不是给普通人喝的,而是给巫喝的,因为喝完酒之后容易出神、通神,达到那种“嗨”的状态。
对原始人来说,在无意间喝到的一种发酵过的果汁,使他们获得了某种脱离现实的迷醉体验,感觉是在与神沟通。
于是,他们便将饮酒看成了一种最接近神明的方式,所以最早的酒都是用于祭祀的。
酒在社会生活中的文化功能,主要是用于祭祀和饮酒为乐两项。两者的实质都是享乐,只不过祭祀用于神,饮酒用于人。
春秋战国时代,酒已是祭祀、会盟、庆祝胜利和接待来宾必不可少的用品。
其实,所有的酒,不过都是由植物中的糖类经发酵转化而来的,却成了古今中外最为神奇、也最为迷人的饮品。
酒在整部人类发展史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从没有哪种饮料能像酒一样,引发起那么多爱恨纠结、矛盾复杂的情感。
在中国古代,既有无酒不欢的竹林七贤,也有斗酒诗百篇的李白杜甫。
而西方的作家与酒的关系,更是密不可分,许多作家能够通过酒精来摆脱束缚、捕捉灵感,无论微醺还是大醉,都能进入一种自由超凡的创作状态。
酒精经常让他们语出惊人,好像连作品中都散发着阵阵酒香;有项研究发现,少量饮酒会降低大脑前额皮质的抑制能力。
所以有种说法是—酒是社交的润滑剂,很多人一喝酒话就多,因而,酒精能让人更加开朗外向,有时还能让人更加富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