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些卖酒的朋友,蛮贴心的。
一到夏天,他们都会跟客户们说,
“夏天,千万别把葡萄酒,放在后备箱里!”
“夏季炎热高温,后备箱里温度会有三十、四十度以上,葡萄酒直接放在后备箱里,马上会被’煮熟’,什么味道都没有了,就像死掉一样,这酒也就喝不了了。”
“带葡萄酒出去吃饭,最好把酒放在汽车前后排,空气能吹得到的地方,这样,葡萄酒的味道还在!”
姑娘们一听,就有些紧张,“呀,葡萄酒好娇贵!”
于是,她们拿酒带酒都小心翼翼的,就像对待珍宝古董似的,深怕弄“坏”了葡萄酒。
但在郑小塔我看来,没有这个必要。
葡萄酒没有酒商们说的这般“娇贵”,不需要太多特别照顾。
否则,几千年来,葡萄酒又怎么可能“生存(流传)”下来呢!
1
夏天短途开车,后备箱能放酒吗?
假设一下。
某个夏天中午,室外温度有35度,你要去餐厅请一帮客户吃饭,准备了一箱葡萄酒。
从你公司到餐厅,开车大概需要1个小时30分钟。
不过,你的助理出发时,一不小心把葡萄酒放在汽车后备箱里。
等你到达餐厅后,才发现葡萄酒在后备箱,已经“闷”了一个半小时,那么,这酒还能喝吗?
如果让我那些酒商朋友来回答,他们估计会皱皱眉头,
“这葡萄酒,不能喝了呀,你看夏天汽车后备箱里,温度超过40度,早就闷坏了,香气口味风味都没了,还是餐厅里买几瓶,招待客户吧!”
但这个问题,让我们斯享学校的李晨光老师来回答,他是中国教过高级品酒师人数最多的华人讲师,
“嗨,葡萄酒哪有这么脆弱!”
“只要饮用前,又重新(或冰镇)回到正常饮用温度,基本上没什么影响,一两个小时高温,这时间太短了。”
有次在上海,我跟李晨光老师参加一个朋友饭局,也正好遇到这样的事情。
那天,我们仔细尝了尝在汽车后备箱里高温“闷”了一个多小时酒,结果发现,跟正常温度下保存的酒,不管是香气特征,还是口感味道,几乎没什么差别。
同样,我们从国外酒庄酿酒时的一些做法,也可以得到佐证。
你知道吗?
有些葡萄酒是会经过巴氏杀菌法的,就跟牛奶巴氏杀菌一样。
在五六十度的高温下,放置个几分钟,起到杀菌的目的。
或者是,急速巴氏杀菌法,瞬间把葡萄酒温度提高到90度、100度,停留几秒钟,对酒液进行杀菌和酶稳定。
如果说,高温会破坏酒的风味,那酒庄的这些做法又怎么解释?
你要知道,大部分日本清酒装瓶出厂前,也是会用巴士杀菌法进行消毒的呦!
再比如,各个品种葡萄酒中,黑皮诺红酒算是最“娇贵(脆弱)”的了!
但在法国勃艮第,一些著名酒庄的高端黑皮诺红酒,也会采用巴士杀菌法进行杀菌,这些“娇嫩”的黑皮诺红酒,几千块一瓶,喝起来照样“焕发光彩”。
(关于黑皮诺红酒,可以看《有些富人的爱好,是“研究”黑皮诺红酒-欧洲葡萄酒-快速成为吃喝专家!-吃酒ChiJiu》)
或者,我再拿澳洲红酒来举例。
我公司也有几款澳洲葡萄酒,所以,采购助理也会经常向我汇报,酒的船期和到港情况。
澳大利亚是在南半球吧,从澳洲运往中国的集装箱轮船,要经过赤道,船期通常是在30天到45天。
赤道上的温度,常年保持在25~30度之间,所以,装载着澳洲红酒的轮船,至少要在赤道地带行驶几天。
这几天当中,虽然集装箱内有做隔热措施,但有时温度也不免达到35度,极端情况下甚至是40度。
所以,按照酒商朋友们所说的,葡萄酒在汽车后备箱40、50度的高温环境下,待上一两个小时,这个酒就不能喝了。
那么,这些赤道上经受几天高温状况的葡萄酒怎么办?
何况,经过赤道运往中国的葡萄酒,不仅仅是澳大利亚,还有智利、阿根廷、南非,于是,所有的酒都不能喝了?
对吧!
所以,葡萄酒没这么娇贵,经受得住高温的考验。
也因此,短时间的高温,比如,在40度、50度温度的汽车后备箱里放一两个小时,短期内对葡萄酒的影响不大,原有的口感味道依旧保持。
顶多会有涨塞现象,就是酒瓶封口的软木塞,会因为热胀冷缩,被“顶出来”,这时候,你再压回去就行了。
但从长期来说,这瓶葡萄酒经过高温时间这一“劫难”,已经有了“心理创伤”,再继续存放下去,可能就有问题,香气、口感、特殊风味,都有可能被破坏。
这种葡萄酒不宜久放,得赶紧喝掉。
等到它瓶身温度降到正常室温(20度左右)时,就开瓶饮用吧,这时候,最佳的风味还在。
2
夏季,汽车后备箱可以长时间放酒吗?
不过,你也别以为,“呀,郑小塔老师说了,夏天汽车后备箱里是可以放葡萄酒的。”
然后,一股脑儿,又把后备箱当做了储酒场所。
不不不!
你得注意这个大前提,“是一两个小时以内’!”
所以,当我看到有些姑娘的汽车后备箱里,跟机器猫百宝袋似的,什么都有,高跟鞋、包包、换洗衣服、零食、饮料、书籍,等等。
我又会唐僧般的,念叨几遍,“夏天后备箱里,唯独不要长期放葡萄酒!”
四年前的夏天,我跟几个朋友在杭州城南的杭帮菜博物馆吃饭,里面餐厅的杭帮菜做得挺地道的。
朋友带了几瓶红酒,都是不同国家的名酒,说是给我尝尝鲜,但我打开一喝,却发现都有一股浓重的酱油味。
朋友们纳闷了,难道同时买到了不同国家的假酒?
其实吧,这股酱油味,是红酒受热过后,酒液品质受损产生的异常味道。
也可以这么说,你喝到明显的酱油味,说明这酒已经坏了,不能再喝了。
后来,我问朋友,“这些酒是不是在汽车后备箱里放了很长时间?”
朋友点点头,说是,这几瓶酒买来,想着一周后,要跟我一起吃饭的,也就没拿出来,于是,这些酒在夏季高温的后备箱里,躺了一两周。
据我和李晨光老师的经验来看,
在夏季的汽车后备箱里,(这辆车每天白天至少在马路上开两三个小时),葡萄酒放上个三四天,这瓶酒就会被“闷”坏,打开后,会有一股酱油味。
尤其是,这些汽车一天内多次进出地下车库。
一会儿停在地下车库,地下十几二十度的温度,让后备箱里的葡萄酒觉得好舒服。
但又一会儿开到马路上,夏天炎热阳光照射下,后备箱里顿时飙到三四十度,让葡萄酒“浑身冒汗”。
这种地下地上,一冷一热,地上地下,一热一冷,每天多进出几次,后备箱里的葡萄酒就彻底歇菜,味道口感就“一蹶不振”“没法坚挺”了。
好像我们一样,遇到个波折,咬咬牙,抗一抗也就过去了,要是短时间内,迅速经历几次大起大落,人不奔溃才怪呢!
葡萄酒在汽车后背箱,也是如此呀,“擦,每天轮番几次冰火两重天,醉生梦死,老子再强壮的身板,也扛不住呀!”
当然,郑小塔我这么说,也是有依据的。
其实,还是热胀冷缩的原理。
你想啊,当汽车在马路上行驶时,后备箱温度达到30度、40度,酒瓶口的软木塞开始“热胀”,向外膨胀、顶出。
当汽车又回到地下停车场,温度骤降到十几二十度,软木塞又开始“冷缩”。
这一“胀”一“缩”,直接导致的后果,这个软木塞的密封性开始下降。
每次热胀冷缩,都会有微量空气进入瓶中,次数一多,进去空气一多,就加速瓶内酒液的氧化,加快葡萄酒“衰老”,直到“满口酱油味”。
好比,我们看到某个街坊邻居,短短一年内,家里几次遭遇大喜大悲事,原先满头乌黑的秀发,转眼白发占了多数,脸上皱纹也此起彼伏。
人呐,经不起反复折腾,葡萄酒,更经不起轮番折腾。
所以呀,葡萄酒在夏季长时间放在汽车后备箱里,这简直是在“谋杀”!
3
夏季,老年份葡萄酒不能放在后备箱
新年份葡萄酒,骨头强健,经历几次波折,也不怕。
跟二十几岁小姑娘似的,失恋几次,失败几回,睡上一觉,醒来重头来过就好,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老年份葡萄酒,特别是82年拉菲,这些年份在20年、30年以上的红酒,可经受不住折腾,哪怕是一些些。
(关于法国拉菲红酒,可以看《关于法国拉菲红酒,最全的信息都在这里了!-波尔多红酒-快速成为吃喝专家!-吃酒ChiJiu》)
所以,在夏天,老年份葡萄酒在汽车后备箱里,一刻钟都不能放。
老年份酒,就像是老爷爷,年纪大了,骨头脆了,要是高温、低温,来个“冰火两重天”,简直要了他的老命呦!
所以,想带老年份葡萄酒,去餐厅请客赴宴,还是让它在汽车前后排座位“歇着”吧。
打个冷空调,让它舒舒服服“睡上一觉”,然后,精神抖擞在饭局上完成它的“人生使命”。
有次,我把这点告诉宴席上的一个姑娘时,她向我撇撇嘴,
“郑小塔,你不说我也知道,红酒年份越老越贵,我才舍不得放它在后备箱呢,贵的东西,当然要随身携带保护呀!”
诶,挺懂行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