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茅台酒的历史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金奖之前都是非常模糊的。茅台酒不可能是在一个早晨就成了“茅台酒”,它应该是千百年来集大成的结果。
我们从最能代表茅台酒特点的具有标志性的“回沙”工艺中,也能读出中华5000年前蚩尤文化的某些因子。
对于茅台酒的文化探讨的范围,不能局限于今天茅台酒所特指的那么一个品种的狭小范围,茅台酒不仅应该是一个区域酒文化最优秀部分的浓缩与综合,同时它还应该包括对整个中华酒文化精华的继承。
早在公元前135年茅台古镇一带生产的令汉武帝“甘美之”的枸酱酒,据说就为当地的濮人所酿。
隋唐五代时,茅台一带又出现一种“女酒”。贵州女酒应出自苗家,相当于绍兴“女儿红”的那种酒。
《清稗类钞》有载:“黔之苗,育女,及数岁,必酿酒。既漉,至寒月,取陂池中水,密封于罂,瘗陂中。至春涨水满,亦不发。俟女于归日,决陂取之,以供宾客。味甘美,不可常得,谓之女酒。”
到了宋代,朱弁撰《曲洧旧闻》十卷,其中记录了一些地区的物产,其中产于今贵州一带的有“牂牁酒”和“风曲酒”颇负盛名。
另外,在清初的小说名著《镜花缘》里,也记录了当时全国50种名酒,其中就有贵州的苗酒和夹酒。
茅台酒在发生过程中最近的“前身”是一种什么酒呢?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它应该是一种“玉米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