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造假水平越来越高、造假对象越来越高档,一大堆一大堆的假酒正在流向我们的餐桌,各位喜欢喝酒、送酒的朋友们,您真的要小心了!
一次吃饭,朋友揣了一瓶“茅台”过来,一见面就跟我说:“哈哈哈你看,我这瓶茅台只花了200块钱,就从那个傻子老板那儿买来了,牛逼吧,我的砍价功力还是不减当年啊!”犹自得意的说着,春光满面、雄姿英发,震惊之余我一看,那瓶所谓“茅台酒”的酒瓶上赫然印着“茅台镇迎宾酒”,顿时,看着朋友口若悬河的样子,我欲言又止……
网上,这种“茅台镇迎宾酒”低至9.9元一瓶,外包装高仿茅台酒,白瓶红标,不细看还真会不小心认错,仅一个“镇”字之差,其质量价值便是天壤之别。
这样利用名酒名气,做些小手段、耍点小聪明,玩弄概念、见缝插针,从而存活于市场的小酒企不在少数。就像这种“茅台镇迎宾酒”,人家也没说是“茅台”,只是包装像点,只是你一厢情愿的以为是茅台罢了,法律也拿它没办法。
所以,要想不喝到假酒,了解一下那些五花八门的造假伎俩是很有必要的,笔者也在这里为大家罗列一下那些脑洞极大的造假伎俩。
01
酒精勾兑假酒
我们都知道酒是以粱谷为原料,通过复杂的酿造工艺精心酿制而成的“液体黄金”。从原料、制曲、酿造、摘酒、陈酿、基酒勾兑等历经多道工序方成佳酿,在传统的酿酒有三斤粮食一斤酒的说法,而一些造假者为了谋求利益最大化,用三精一水(酒精、香精、糖精和水)勾兑而成的劣质假酒。
这类酒抓住部分消费者贪图便宜的心理,利用普通消费者对酒类知识的匮乏,大行其事。“勾兑”本意为将基础酒通过酒体设计师精心勾调出各种符合消费者口感的成品酒,却因为“三精一水”成为消费者闻之色变的词语。
02
真包装,装假酒。
“挂羊头,卖狗肉”,这种事情在生活中难免发生。而在假酒市场上也有类似的情况,制假者通过收购包材,利用针孔、掀盖、电吹风甚至是串通包材厂商狼狈为奸的假酒。这种假酒一般以“某某商家促销活动”的形式售卖,外包装是原厂包装,但是里面的酒却偷梁换柱,让人防不胜防。
03
子虚乌有的“靠谱酒”
“内供、专供、特供”,还有“茅台贵宾”等等就是这个意思了。打着“专业”的旗号,卖着便宜的价格,触及消费者不熟悉的领域,无中生有,借各大名酒的声势暗度陈仓,用“军队特供”、“政府用酒”、“机关用酒”的概念来吸引消费者,兜售假酒。
04
概念假老酒
“洞藏酒、发毛老酒、土埋酒、糟藏酒、年份酒”等,利用营销概念人为的制假造假。仿佛只要酒瓶上发了霉的都是存储了多年的老酒,搞出了所谓“洞藏酒”、“发毛老酒”等的概念,实际上各大酒庄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储酒方法,就算有,也绝不会“发毛”、“发霉”。至于“年份酒”,一些厂家把刚酿出的酒做点文章,售卖时便声称已窖藏多年,为了在外形和口感上达到逼真,甚至会在酒中加入一些物质来使其有“老酒”的味道,这样有了添加物的酒,还能喝吗?
05
山寨假酒
当年在火车上盛行的“康帅傅”牌方便面你可体验过?相信很多经历过的朋友和笔者一样无力吐槽。在酒业,利用品牌效应,以傍名牌、山寨造假的方式同样在市场上横行。诸如利用茅台的美誉导致大量的9.9一瓶,108一箱的茅台镇酒、利用当年知识产权不清晰下泛滥的“赖茅酒”、在江小白畅销下各种各样的“小白”,还有金六福•一坛好酒名声大振后的“一坛香酒”等等,山寨酒是利用消费者酒知识的不健全,混淆视听,欺骗消费者的山寨酒、假酒。
这类酒通常是稍微改一个字、换一种说法,利用名酒名企的影响力,山寨造假,以“亲民”的价格进行销售,能骗一个是一个。关键是外包装都做的很相似,不仔细区分容易混淆,所以也有不少人深受其害。
以上就是目前市面上常见的一些造假伎俩。“知己知彼,方能百选不假”,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假酒,怎样预防和规避这些足以以假乱真的假货,笔者在这里也提醒大家,一定要在各大名酒直营店或有营业执照的中大型商场购买带有防伪标志的正品,如此,就算喝到假酒,也能找到商家维权,不至于有理没处说,只能暗自神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