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周围,几座县城星罗棋布。百年来,这里的百姓无数次经受着风沙的侵袭,很多人甚至因此背井离乡。今年85岁的治沙专家刘铭庭,行走沙漠60多年,将自己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带领村民在荒漠中走出一条致富路,让荒漠从此不再荒凉。
受到父亲的影响,刘铭庭从小就立志要建设新疆。1957年,刘铭庭如愿进入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开始荒漠科研生涯。经过多年准备,1985年,他与团队尝试在红柳根部接种大芸,次年实验获得成功,成为世界“人工红柳大芸之父”。在他的带领和推动下,新疆已恢复红柳林400万亩,每1万亩红柳林年拦阻流沙量可达15万立方米左右。刘铭庭也成为全球在荒漠化防治领域获得国际奖项最多的科学家,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尊称为“刘红柳”。
在多年荒漠化研究中,刘铭庭先后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走了七圈,行程40万公里,目睹了沙区人民与沙斗争的艰辛。1997年退休后,本该颐养天年的他再一次返回沙漠,为的是帮当地百姓寻找致富的新路。经过多年“沙海淘金”,300亩红柳大芸蔚然成林,亩产值4000-8000元,20万人民因此摆脱贫困、发家致富。
村民的日子好过了,年过八旬的“刘红柳”却更加忙碌。如今,他仍奔走在田间地头,帮助村民寻找更具生态和经济价值的作物,探索更有效的种植手段。结缘治沙六十年,刘铭庭似乎还意犹未尽,“看到乡亲们因为我的研究成果过上了好日子,比获得啥荣誉都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