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防建设中,拥有绝对领先的大型运输机制造能力,是考量军事实力的重要标尺。唐长红和他的研发团队,以航空报国的坚定信念,促成了我国首架自主研发大型运输机“运-20”的研制。
出身农家的唐长红,从小就有自己的报国之志——“要干造飞机、造舰船、造原子弹的事”。1978年恢复高考,他以全省物理第一的成绩考入西北工业大学学习飞机设计。此后,唐长红先后主持和参与了“飞豹”、“运七”等多款战机的研制工作。
1988年,某重点型号飞机在地面试验中出现抖振,成为关系整个科研计划的关键问题。唐长红带领团队全身心投入飞机伺服气动弹性稳定性的研究中,最终使战机如期服役。世纪之交,刚过不惑之年的他临危受命,成为当时航空工业内最年轻的总设计师。他带领团队克服研制时间短、性能要求高、技术台阶跨越大的问题,用1年的时间就实现了国外需3到5年才能实现的设计技术革命。
伴随日益增强的国防科研力量,大型运输机的研发计划被提上日程。作为总设计师,从前期论证、立项研发到成功试飞,运-20凝聚了唐长红与数百位科研工作者十余年的心血。对于此前大型运输机一直依赖进口,且可选产品种类及其有限的中国空军而言,运-20可谓展现航空工业水平的“争气机”。2013年,“鲲鹏”的历史性一跃,让中国再次站在世界大飞机研究领域的最前沿。
“大飞机是新中国几代人的梦,是航空工业追求了几十年的目标,再难也要做!”如今,即将安装国产航空发动机的运-20,再次令唐长红欣慰不已,他用自己的科研人生,诠释着航空报国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