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一位年届九旬的老人接过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牌。63年科研生涯,侯云德为祖国筑起阻击传染病的“钢铁长城”,被誉为“中国干扰素”之父。
1958年,侯云德作为新中国首批选派留苏人才到莫斯科专攻病毒学。求学期间,他首次发现了仙台病毒在血清学上存在两个型别,随后又得出“仙台病毒可使单层细胞发生融合”的结论,成为国际上最旱发现细胞融合的科学家之一。
1962年,侯云德进入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投入到呼吸道病毒感染研究当中。当时,中国干扰素研究领域几乎空白,进口价格十分昂贵。“中国人能不能做出自已的干扰素?”侯云德在研究中发现,黄芪能够诱导人体产生可广谱抗病毒的干扰素,便果断决定选择干扰素作为治疗病毒疾病的突破口。他创造性地引入基因工程手段,多方寻找制备细胞载体,终于在1982年研发出重组α1b型干扰素,实现了我国基因工程药物零的突破。
2003年,席卷全国的非典疫情结束后,侯云德提出建立我国现代传染病防控体系的战略思路。2008年,他勇担重任,成为“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技术总师。十年来,他主导的“全国突发传染病防控网络”,先后成功控制包括埃博拉病毒、禽流感等病毒的传播,被誉为“我国现代传染病防控技术体系的总设计师”。
如今,侯云德仍坚守在在科研一线, “双鬓添白发,我心情切切,愿将此一生,贡献四化业”,这是侯云德写给自己的明志诗,也是他63年科研生涯不变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