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味”白酒或将终结?!呵呵,您想多了

作者:酒教主 时间:2022-09-03 阅读:578

2020年8月20日,茅台前董事长季克良在接受采访时说,“年轻人不喝茅台酒,我说还没到时候……还不懂事,不晓得选好酒喝呢!”


本来这是一期讲述季老50多年的酱酒人生,赞扬他“工匠精神”的节目,甚至号召年轻人耐得住寂寞用一生去成就一番事业的中心思想也是有的。没想到就因为这句“不懂事”惹毛了不少“年轻人”,他们纷纷指责季老这话是充满着爹味的教导。


更有甚者把气撒在了茅台酒身上——说茅台酒是炒作出来的神话,贵得要死。说年轻人不喝茅台不是因为不懂事,而是因为穷。说中国股市最贵的股票居然是一个卖酒的而不是高科技企业,简直就是个笑话!


“爹味”白酒或将终结?!呵呵,您想多了


好巧不巧,几天以后爆出了另一则消息——


一位刚刚进入银行工作的应届毕业生在网上发了一张截图,说自己因为不愿意在公司内部聚会时喝白酒,被领导辱骂甚至掌掴,其他同事不仅不劝阻领导,反而跑来骂他。最后,这位应届毕业生无比失望地说,这件事情覆灭了自己对于金融行业的一切美好想象。


“爹味”白酒或将终结?!呵呵,您想多了


这个老男人因为白酒而霸凌年轻人的事故和之前季克良的“年轻人不懂事”被断章取义地结合在一起,便引发了又一场对于中国白酒和酒桌文化的讨伐——


中国白酒无比难喝,就算是茅台五粮液也不好喝!


这么难喝的东西有人居然甘之若饴,这是多么变态的行为!


不光自己喝,还强迫别人喝,这是一种变态的权力欲在作祟!


所以,中国式的酒桌文化就是代表着传统父权官威的文化糟粕,


所以,只有老男人才喜欢白酒,年轻人喜欢的是红酒威士忌清酒鸡尾酒……


对于这种难喝的东西及其背后的“文化”,年轻人早已深恶痛绝,


所以,白酒终将与这些落后的文化一起走进历史的坟墓……


客观来讲,季克良说的那些“不懂事”的年轻人,并不包括不喝白酒的年轻人,而是指喝白酒的年轻人——他们身体好,爱热闹,只要和狐朋狗友们在一起,不管桌子上摆什么酒都能喝得兴致勃勃。


然而年龄大了以后他们发现,几百上千的酒和十几块钱的酒喝简直不是一个物种,同时他们无法继续忍受廉价酒喝完以后的各种难受。于是他们告别了拼酒,开始品酒,开始学习享受粮食经过长时间发酵所带来的美妙感觉。


说白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喝好一点,少喝一点,纯粹是喝酒心得,这和“爹味”的教导可有半毛钱关系?


而在那位沮丧的应届毕业生的故事里,白酒也只是背锅侠罢了——难道每一位不喝酒的应届毕业生都会挨领导的揍?究其根源,这位同学的遭遇不仅和他遇人不淑有关,恐怕也和他自己为人处世不得其法有关。最应该鄙视的,是靠着二两酒遮脸而斯文扫地的烂人们——但因此就对金融行业的光鲜亮丽失望或者说这都是白酒惹的祸,总给人一种一叶障目,没见过世面的感觉。


那么,为什么这两件事的节奏被带偏了呢?


实际上很多人对于事件本身并没有兴趣,他们主要是借这两件事浇一下他们自己的胸中块垒,总结一下不外乎以下三点:


第一,白酒难喝。


第二,白酒是落后的古董。


第三,中国式酒桌文化令人讨厌。


白酒为什么“难喝”


白酒“难喝”大抵有两个原因。


第一,大部分人喝的是酒精酒。


这种酒的确难喝,因为它是特殊时期的产物——建国初期粮食不够吃,但作为耗粮大户的白酒也是刚需。所以由当时的轻工业部领衔,联合各地酒厂共同研究“少用粮食多酿酒”的工艺。食用酒精+蒸馏水+香味添加物质的液态发酵白酒应运而生,由于这种白酒生产耗粮少、成本低、周期短,又不受产地、原料等诸多因素限制,所以很快在全国各地迅速推广。


客观来说,它满足了困难时期的大众饮酒需求,是有历史功绩的。


但液态发酵白酒也有固有的缺点。


由于它是封闭式发酵,杂醇油含量较大,这种物质会导致脑部供血供氧不足,是“上头”的罪魁祸首。另外液态法白酒中的香味添加物质属于化学合成物,人体在代谢这些物质时需要耗费大量的水分和氧分,而且这些物质分解代谢极慢——所以很多人喝完酒以后口渴,经常半夜爬起来喝水,甚至第二天起床的时候还口渴。


这里再多说一句,其实不光是中国白酒有液态法工艺,所谓更受年轻人追捧的红酒、威士忌、伏特加等洋酒,它们的中低端产品也大都是液态法生产的。因为中国的液态法工艺就是借鉴了前苏联的伏特加生产工艺——不信您可以回忆一下自己喝了太多廉价洋酒以后是不是也上头,半夜也口渴,第二天也难受?


当然固态发酵的纯粮酒也有杂醇油。只不过液态发酵的酒精酒是封闭式发酵,无法控制杂醇油的含量。而粮食酒是开放式发酵,可以随时监控调整。


另外纯粮酒的香味物质是经过长时间发酵产生的,不需要额外添加香味物质。所以不存在口渴,第二天还头疼的副作用。


简言之,液态发酵的酒精酒只是在用酒精和香味物质“模拟”白酒的味道,其饮用感受只是“像白酒”而已,它并不具备固态发酵的纯粮酒所能带来的高级饮用感受。而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而使用液态发酵带来的副作用,则是白酒难喝、喝完以后难受。


所以只有喝真正的固态发酵纯粮酒,才能知道白酒的真正味道。


“爹味”白酒或将终结?!呵呵,您想多了


当然也有人说,我喝的就是茅台啊!真不好喝啊!


这就牵扯到白酒“难喝”的第二个原因。


【注意,酒精酒这事儿已经翻篇儿了,接下来我们说的白酒,只限固态发酵的纯粮酒】


很多人不喜欢白酒,是因为它闻着冲,喝着辣——也正是因为这种令人不适的感觉,使许多人对白酒敬而远之。


其实,“冲”、“辣”只是食物成分刺激口腔黏膜、鼻腔黏膜、皮肤和三叉神经而引起的一种感觉。而味觉是指食物对人的味蕾刺激而产生的一种感觉。


说白了,冲、辣是痛觉,不是味觉。


从闻香来说,白酒含有丰富的呈香物质,能够让人联想到数十种花香、果实香的气味。就像香水的前调、中调和尾调一样,从白酒开瓶到分酒器再到酒杯,在不同的阶段都有不同的味道。但对于不喜欢或者不懂白酒的人来说,由于白酒带来的刺激性太明显,遮掩了其它的香味,所以只能感受到“冲”。


“爹味”白酒或将终结?!呵呵,您想多了


从味觉来说,白酒里含有酸、甜、苦、咸等味道。


可能有人会觉得,如果只有甜味不是更好吗?


的确,作为淀粉发酵的直接产物,甜味是最原始的令人愉悦的味道,从小孩到大人都会非常自然地喜欢这种味道。


然而其它几种味道也是各具特色的。


酸味,会使食品更加幽雅细腻,更有回味。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吃东西时不加醋,食物是更难吃了还是更好吃了?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光离不开醋,很多人甚至喜欢多加醋,就是这个道理。


同样,咸味也是食品中不可或缺的味道,吃东西不放盐,总会感觉没吃饱。尤其是对于中国人来说,如果早餐只吃面包的话,尽管肚子不饿了,但总感觉缺点儿什么。


而这里面苦味大概是最难理解的一种味道。通常我们感觉苦味是不好的,其实不然。首先,适当的苦味会给人清爽的感觉,比如很多人喜欢吃苦瓜。其次,经过长期食用我们会习惯苦味,所以没有反而不行。比如高端的茶、烟里面都要有苦味,没有就偏格,反而是质量不好。


而作为痛觉的“辣”,听上去也是令人不愉快的。但适当的辣味其实会给人带来刺激感,从而增进食欲——川菜比粤菜更下饭就是这个道理。


而这些丰富的感受,都是真正试图去品味一杯白酒时才能够体会到的。就像有些人开始讨厌臭的东西,比如臭豆腐、臭鳜鱼;有些人讨厌辣的食物,比如火锅、川菜,但是一旦习惯之后就会真心地喜欢上它一样。


曾经有人把品酒比作品人生,因为人生也是五味杂陈,悲喜交加的。一帆风顺没有挫折的人,体会不到拼尽全力之后获得成功的美好——


这种比喻也许有些形而上。因为其实大部分时间里,我们端起酒杯想不了这么多。但即便如此,白酒中这些丰富的味觉构成,依然会给我们带来非常高级的饮用感受。


当然,对于现在不喜欢,将来也不打算喜欢上白酒的人来说,这些都是废话。我们充分尊重这种“不喜欢”,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大家各美其美就好。


但如果不会喝也喝不明白却硬说这白酒巨难喝,还非要说喜欢喝白酒的人变态,这就有点儿可笑了。


“爹味”白酒或将终结?!呵呵,您想多了


那么,为什么有人在不懂酒却热衷于评论酒呢?


这应该和他们认定酒是落后文化的代表有关。


白酒为什么“落后”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这句话也对,也不对。


甲骨文里就有“酒”字,说明先民们很早就发现了酿酒的方法。而在我们两千多年的历史里面,关于酒的诗篇和佳话也随处可见,说酒是陪伴着我们这个文明长大的一点儿也不夸张。


但是其他几个古老文明同样也很早就开始酿酒,因为果实在特定的温度湿度下腐烂就能发酵为低度酒,原始人很容易发现这种现象,只要稍加总结改进,就可以酿出酒。


更为关键的是,我们今天说的白酒指的是蒸馏酒。但有研究表明,蒸馏酒最早在唐朝末年才出现。而更多研究者相信,蒸馏酒是在元朝时期随着蒙古人来到中原的——而且在此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蒸馏酒都不是主流,甚至直到清末民初大部分人认可的还是“黄酒”。


可以肯定的是,我们今天喝的白酒和让李白不上船的绝不是同一种酒。


既然东西都不是一个东西,那么这种“源远”流长的是不是有些牵强了呢?


这个着实不好下结论,但由此却不难让我们得出另一个结论:中国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以现在风头最劲的茅台酒为例。


虽说汉武帝时期赤水河畔就有“枸酱”,但听名字就知道那是低度果酒。清朝末年一位晋商将汾酒的酿造工艺带到茅台镇,这才让茅台镇的酿酒工艺上了一个台阶。


直到建国初期,九次蒸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的工艺还没有定型,怎么调配基酒,怎么加老酒,全凭各个酒坊老师傅的经验。


直到1963年第一次茅台试点的时候,酱酒的大规模勾调方案才问世,这才保证了茅台酒品质的稳定。


进入90年代,茅台酒厂又引入了酱酒理化指标检测,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科技手段确定白酒中的各种成分,以便确定酱酒指纹图谱……


“爹味”白酒或将终结?!呵呵,您想多了


就连茅台酒的口感也是不断调整的。


熟悉茅台的人都知道,以前的茅台酒偏酸,这甚至一度是它引以为傲的特点。然而在用户的不断反馈下,今天的茅台酒已经没有那么偏高的酸度了——


可以说,中国白酒是与时俱进的。也正是因为它适应了时代进步的需求不断改善自己才能活到今天,否则它早就被历史淘汰了。


那么,为什么白酒总是给人一种食古不化的老古董形象呢?


这首先可能是白酒的外包装导致的。


有人把中国白酒的包装风格总结为“东北大花袄”。


不得不说,这种比喻抓住了中国白酒外包装大鸣大放大开大合的精髓,站在白酒展柜前面,稍有审美水准的人都会觉得辣眼睛——各种材质,各种金黄红,各种龙凤宫殿高天长河,无不在标榜自己是高贵的,是有皇家气息的,是成功的象征。


其实高贵、皇家、成功这些元素是中外人民都喜闻乐见的——许多洋酒和外国著名品牌都喜欢标榜自己的“皇家属性”,最著名的是路易十三,比茅台贵多了。而“英国皇室御用”也是许多企业削尖了脑袋想要获得的荣誉。


只不过洋酒看上去庄重内敛,而白酒则由于沉迷于广告砸钱,不肯在软硬包装上花钱花心思,所以活脱脱一个穿着貂皮大衣的土鳖暴发户形象。


这大概也是很多人鄙视白酒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大约是他们讨厌喝白酒的氛围和人。


作为“糟粕”的酒桌文化


就像文章开头那个应届毕生的遭遇一样,很多人对于酒桌文化的厌恶,是从酒桌上那些不愉快的经历开始的。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那位应届毕业生的勇气,面对位高权重的领导或者拿着大单子的客户,大部分人只能硬着头皮一杯接一杯地喝,只能敬了这个敬那个,只能我干了你随意——因为不喝高不足以交心,不喝吐就是不够朋友。


那么不喝行不行?当然可以,没人拿枪逼着他们喝,但是不喝带来的后果是他们无法承担的。


从本质上来说,酒局依然是现实生活中身份地位的延续,只不过它提供了一种拉近彼此关系的可能,而如果你不喝,就是主动放弃了这种机会,那还不如不上这个酒桌。


那么,这种强人所难或者逼良为娼的氛围是不是糟粕呢?


与其说它是旧社会父权官威的体现,不如说这是人性。


古今中外,莫不如是。


无论是在中国的酒桌上还是在外国的晚宴上,位高权重的一定是C位,默默无闻的必须竭尽全力,恭维、讨好,卖力演出都是主菜,否则怎么出人头地?!


即便是朋友同学之间的酒局,官位和财富的高下也是决定彼此的次序于无形,这不是酒桌文化,这是社会规则。


如果有人觉得无名之辈在国外就可以平等地享有关注,那我只能说您可能好莱坞电影看多了或者毒鸡汤喝多了,赶紧戒!退一步说,并非所有的酒局都是惊心动魄的,不爱喝酒,也不逼迫别人喝酒的领导和老板也大有人在。


有些人总是盯着那些逼着别人喝酒、不能喝却硬要逞强、喝完以后各种撒酒疯、骚扰女性、发泄心中不满,危害社会安全的事故,以此不遗余力地抨击中国酒桌文化是糟粕,恐怕也是以偏概全,一叶障目了。


如果他们眼界开阔一点,世面见得再多一点就会知道,酒后失态这件事,并不为中国所独有,俄罗斯每年喝醉以后冻死在大街上的人很多,英国足球流氓一边喝酒一边看球看完以后闹事是标配,美国各地都有戒酒会——尽管喝完酒以后的丑态各不相同,但是全世界酒徒喝高了都会出丑甚至危害社会,这是全世界通例。


同样都是酒,白酒就是老古董,红酒伏特加威士忌才是年轻时髦的;


一般都是文化,中国的就是糟粕,外国的才叫文化;


喝完以后都出丑,中国人就是真丑,外国人那叫性情、叫豪爽、叫自由……


如果给这荒唐的逻辑找一个解释得通的理由的话,我想只有四个字:


崇洋媚外!


当然这种情绪也有历史根源。


说到底,对于白酒的否定,是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我否定。


1840年以后我们被打得满地找牙,总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将落后归罪于一切和传统有关的事物,废中医,废汉字,废长袍马褂——彷佛将中国传统连根拔掉,种下一颗新的与过去完全没有瓜葛的种子,这个民族才能重生。


这种盲目的自我文化诅咒,从新文化运动开始,以它巨大的惯性已经“传承”了几代人,已经变成了一种流淌在一部分人血脉里的基因,所以他们一直跪着站不肯起来——而白酒只不过是他们的诸多靶子中的一个。


然而事实是,我们民族数千年的精神是割舍不断的。


在最危险的时候,先人们浴血奋战的传奇总能让我们万众一心,靠着自强不息一路披荆斩棘走到了今天——我们已经用实际行动向全世界证明,中华民族将绵延不绝!


而那些自诩先进的家伙们甚至开卷考试都不及格。


可以肯定的是,年轻一代将拒绝接过自我否定者们的衣钵,因为他们生在一个日益强大的中国,他们天生就为自己的祖国而感到骄傲,他们热爱祖国的一切!


随着自我否定者们精神上的断子绝孙,一个更加强大自信的中国必将出现。


到那个时候,中国人对于自然的看法,与自然相处的方式,都将不再像一百多年前一样被人奚落得一无是处。到那个时候,中国人的文化、思想和哲学理念,将是我们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重要力量!


而白酒,以及其它一切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具有生命力的事物不仅不会消失,且还将会像麦当劳好莱坞随着美国崛起而走向全世界一样,成为其它民族试图接近、了解甚至学习的事物——就像他们曾经作过的一样。


立帖为证!


主编/仲文 校对/可怡 整理/not


上一篇:“打孔茅台”再升级,204瓶茅台61瓶被打孔,卖方:售假并非本意

下一篇:销售已超50亿,习酒提前完成“半年双过半”目标;椰岛实控人变更

猜你喜欢

热烈庆祝秦池酒文化研究会、秦池齐鲁酱香研究院成立仪式圆满礼成!

热烈庆祝秦池酒文化研究会、秦池齐鲁酱香研究院成立仪式圆满礼成!

2022-08-29 351
习酒公司与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交流座谈

习酒公司与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交流座谈

2023-02-04 534
外销茅台酒比内销茅台便宜的三大原因

外销茅台酒比内销茅台便宜的三大原因

2023-01-09 338
白葡萄酒酿造过程(白葡萄酒酿造过程中防氧化很重要)

白葡萄酒酿造过程(白葡萄酒酿造过程中防氧化很重要)

2023-03-06 754
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被称为好酒?

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被称为好酒?

2023-02-03 964
北方人爱喝酒,南方人爱喝茶,这个说法并不靠谱

北方人爱喝酒,南方人爱喝茶,这个说法并不靠谱

2023-01-09 426
西凤酒真伪怎么辨别?西凤酒真伪辨别方法

西凤酒真伪怎么辨别?西凤酒真伪辨别方法

2023-03-05 631
金质习酒、红花郎10、贵州王子酒和赖茅传承蓝放一起,你会选谁?

金质习酒、红花郎10、贵州王子酒和赖茅传承蓝放一起,你会选谁?

2022-08-30 741
杜康生产基地酿酒部主任徐长法匠心酿造34年只为一坛好酒

杜康生产基地酿酒部主任徐长法匠心酿造34年只为一坛好酒

2022-11-30 240
年轻人眼中的白酒究竟什么样?大数据这就告诉你!

年轻人眼中的白酒究竟什么样?大数据这就告诉你!

2023-01-12 943

加微信送福利 酱香白酒低价买

茅台镇酒厂直供 品质保障 性价比高

微信号:meijiu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