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发展演变
汉字的产生至今是个谜。因为在甲骨文与半坡刻符之间,失去了连续性,至今没有新的考古发现证明汉字在甲骨文之前的形态。难道是一夜之间产生的文字?是的,古书就是这么记载的,黄帝的史官仓颉奉命造字,结果“天雨粟,鬼夜哭”。黄帝为啥是人文始祖?我认为就是因为他造出了文字。造出文字很伟大,因为人类文明的唯一特征就是文字,陶器青铜器都不算。
好吧,让我们放弃纠结,从实际的考古成果来走一遍,看看汉字是怎么发展演变的。
半坡刻符。1952年,在陕西西安的半坡村发现了距今6000年的30个文字符号,这些文字符号刻划在陶钵口沿上,有的学者认为是汉字的起源,还有的学者认为不是汉字。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些刻符是有意识的信息传递。丁公陶文的出土,到今天为止,都是个无头案。如果不是人为造假,那么,确实看上起更像文字一些。
大汶口图像记事符号,年代约为公元前3500—前2240年。好了,其后就到了甲骨文。
甲骨文确实被认出很多字,突破口是天干地支和商王世系与《史记》记载的大体一致。但是,甲骨文直到今天,仍旧是一片疑团,真正能读通的完整句子极少,也就是说,实际上,我们还几乎不能读懂甲骨文。
商代的金文似乎好认了一些,但仍旧有很多不知所云,比如配图中被译成“亚见”的这个合成字,到底是个啥意思,无人能解。
周代好多了,很多字能认得并且知道意思。但是春秋战国期间,各国都有自己的文字,有的字还能互通,距离远的、隔阂大的,完全不能互识。那时候的文字体系主要有秦楚齐燕四个大系。秦系文字,可以算作周文字的正脉。
秦的统一,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车同轨书同文,也就是交互的便利。但是,由于功用不同,不仅有小篆,秦竟然有八书。
1.大篆:是周宣王时太史籀写的十五篇文字。一名“籀文”,则是据写者之名而称的。秦承周制。多用于正式场合。
2.小篆:即秦朝李斯、赵高、胡母敬据大篆而省改,分别写成《仓颉》《爰历》《博学》篇,字体有别于大篆,所以称小篆。又一名“秦篆”,那是因为这些字形都是秦人创的,并且通行于当代,所以称为“秦篆”。多用于正式场合,峄山碑、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会稽山刻石等,均为小篆。
3.刻符:是刻在符节上的字体。秦诏版也算刻符的一种。
4.虫书:是写在旗帜或符节上的字体。因这些字体有的像鸟,有的像虫,而鸟也称羽虫,所以称为虫书。
5.摹印:是写刻在印材上的字体。印材有大小,所以在写刻之前必须先予规画,这就为什么称“摹印”的道理。这种字体的特征是屈曲缜密。
6.署书:是题在匾额上的文字。(扁与匾)
7.殳书:是铸在兵器上的文字。殳是兵器的总称。
8.隶书:传程邈所作。这种字体书写便捷,辅助篆书的不及,多用于起草、书信、抄录。
秦寿命太短,汉代秦,巩固与发展了秦人的战略成果。到了东汉,文字演变基本结束了。
汉代书写对中国书写史有着极其重要的贡献。
第一大贡献,巩固了秦人统一文字的战略成果。从此,汉字才被称作“汉字”。秦人“书同文”,但这法令实施过程较短。汉代则用统一的理念和充足的时间揉出了一个标准书体——八分书,也就是东汉碑刻中的那种标准隶书。文字史、书法史学界普遍称之为“隶变”。事实上,隶变的过程早在秦统一天下之前就已经开始,到西汉基本完成,东汉则完全成熟。
第二大贡献,形成了完全崭新的书写生态,书写的载体和书写工具逐步定型为纸张和毛笔。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贡献。环视全球,没有用软的毛做成不太好掌控的毛笔来写字的(和吃饭的筷子很像),但是汉人将其普遍化标准化了,使毛笔成为几乎唯一的写字工具。东汉实现的集约化纸张制造和供应,最终彻底将书写载体定位于纸张而不是简牍。这个变化使得档案的留存、文书的传递、思想的记录、知识的传播变得更有效率。文字量激增,并且,写字的人群迅速扩大。最终,以汉字记载的文献得以跨越时空,巩固为不可颠覆的基本文化传承方式。这是汉文化不消灭、中国文化不隔断的重要物质基础。
第三大贡献是,汉代的书写,其书写方法和风格范式基本上全景覆盖,也就是说,后世的书写风格基本上由汉人的书写导引出来。王羲之谱系、颜真卿谱系乃至明清、现当代的扭曲谱系,都在汉代的书写中得到了呈现。
上述三条,实际上是层层递进、互为一体的,统一的文字辨识体系的定型,是书写生态形成的基础,而书写风格则是在书写生态中完成的。
讲讲秦隶是怎样变成汉隶的。非常复杂,中间反复糅杂,相比之下,前汉与后汉的区别较大,而前汉手写隶书与秦隶的差别反而较小。只要看看下面这些图例就可以发现。虎溪山前汉简是前汉简,睡虎地秦简是秦简,武威王莽新简是后汉简,虎溪山前汉简与睡虎地秦简更像一家人,也就是说秦简与前汉简的区别不大,同是汉简,前汉简与后汉简反而区别不小。进一步讲,汉字的演变不因为秦汉断代。
需要补充的是,手写体还演变为草书、楷书、行书等书体。草书并不是东汉才发展起来,有了简省的需求,就有了草书,篆书也有草写。这里讲的草书是指我们今天理解的草书。草书一开始就是一种速记体,并不是通行的文字,秘书与长官之间可以大体互识,书写者自己当然可以认得。应用时间长了,有了一定的规则,这个规则就被固化为类似章草的样子,那只是一种标准化字体,可能是后来人总结成了类似识字读本,实际上,从未出土过章草,倒是有隶意的今草大行其道。从前汉到后汉,草书更加简省和符号化,而且可以不讲究整齐划一,这就给文人笔戏创造了空间。东汉文人逐渐将其演变为一种游戏和创作,最终演变为书法艺术。书法成为自觉的艺术,应该是在草书出现之后。
写汉隶最终规范发展为为汉代的官方正体,东汉完全成熟为“八分书”,也就是我们常看到的碑隶。自此,经过大约300年的淘洗,中国人使用的文字定格于此。此后虽有变化,但是,已经完全处在一个“辨识体系”之中,也就是说,人们只要认识汉字,就能够认识这些隶书。今天我们把在汉代定型的中国文字称作为汉字,是非常有道理的,尽管今天的官方正体是印刷体宋体、黑体、楷体、仿宋体。为什么字体至此不再演变了呢?学界没有给出有说服力的答案。笔者简要分析如下。
首先,没有更强大的政治集团以更先进的文化取代汉民族文化。周代商,秦灭六国,汉代秦,这都是强者取代弱者。这些强者又有着先进的文化基因,它们用中央集权强迫按照规则书写文字,对前朝的文字取而代之。汉以后也有新的强大的政治集团一度掌控中原和北方,但是它们或者没有带来先进的文化,或者已经被汉族同化,因此没有对文字进行过颠覆或改革。它们可能带来过一些风格上的出新,比如李寻先生就认为魏碑体是鲜卑人的创造,而楷书又是自魏碑而来,因此,鲜卑人是楷书的创造者,笔者留此存证。
其次,即使后来的外族统治者也有它们的文字,比如蒙元、满清,但是由于中国文化的反复沉淀,经典浩如烟海,已经无法取而代之。比如,敕命编纂《四库全书》,就不会再编一部满文的《四库全书》。
再次,汉代中央集权统治时间长,有足够时间和文化约束力以形成稳定的文字结构。书写的专业化程度也明显提升,经考试合格的书佐等大量从事书写的专业工作者,承担了文字誊写工作,他们创造了快速简便的书写方法,也一定程度上简化了结构,但文字结构的稳定性却得到了巩固。
最后,印刷术在隋唐的出现,也客观上遏制了进一步简化汉字乃至创造一种新书体的冲动。这样的复制技术,只需要将经典制作一次,即可大批量复制,省却了相当大量的繁琐抄写工作,这项技术巩固了汉字的结构定型。说是一篇短文,实际上并不短。但作为一个书法爱好者,应该具备这些文字学知识,通过我的梳理,您应该获得很多启发,这对书法将产生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受用终身。
本文由休闲读品杂志社原创(xiuxiandupinTX)
禁止侵权,未经授权盗取作者图文
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