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红泥酒,传播健康饮酒文化!
过去的几十年中,白酒行业内香型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清香代表汾酒
1、大清香时代
1970年,以山西汾酒和北京二锅头为代表的清香型白酒的市场份额占有绝对的地位,达到75%的份额。
直至1998年春节期间山西省文水县的假酒案震惊全国,致使山西白酒业从此一蹶不振。
浓香代表五粮液
2、浓香时代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山东的孔府家酒、孔府宴酒、秦池酒为代表的“二孔一池”浓香型白酒尝到了广告酒的甜头,一夜之间风靡全国,及至近几年以五粮液为代表的川酒五朵金花的强势浓香品牌的全国市场策略型运作,再加之以徽酒为代表的区域型浓香白酒在本地区域市场的迅速发展等,浓香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快速成长。不仅如此,甚至杏花村都在四川设立浓香基地做起了浓香型白酒。
随后,以“六朵金花”为代表的川酒以及其他地方白酒崛起,浓香型成为了国内分布最为广泛的白酒香型,市场份额达到75%,中国进入浓香时代。
酱香代表
3、浓香为主,多香并存时代
2000年左右,以贵州茅台为首的酱香型白酒消费群体不断崛起,酱香型白酒代表的健康因素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市场份额逐渐占全国白酒市场的5%。这个数字虽然比起浓香、清香很小,但考虑到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局限性和全国白酒巨大的生产总量,还是证明它是被肯定的。酱酒大热,一路走红,应当说市场需求起了决定性作用。
随着消费者需求和选择的多元化的要求,白酒开始出现了浓香为主、多香并存的状况。可见,这一阶段香型的变化是由消费主导的。
纵观中国白酒市场,“清香为王”的时代早已成为历史,“浓香称霸”的风光渐渐失去光环,白酒行业开始步入“酱香发力、浓香分化、清香抬头、多香并存”的新阶段。中国白酒消费香型的转换,原本是一个普通的技术性因素,却对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力。
三国演义
白酒的三国演义
目前白酒行业基本形成三分天下之势,浓香以其强大的生产优势仍占产量的主导地位;清香虽有所衰退,但仍有15%之多的份额;而酱香随着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触而显得的势不可挡。
清香型、酱香型和浓香型主要有以下不同特点:
1、发酵容器不同
清香型酒使用地缸发酵,浓香型酒使用地窖发酵。清香型白酒切忌使用陈年老缸和破缸,就是要千方百计减少土壤细菌对酒醅的影响;浓香型和酱香型酒则强调“百年老窖”,就是要千方百计强化土壤细菌对酒醅的影响。
2、发酵工艺不同
清香型白酒秉承清蒸清烧工艺,浓香型白酒则普遍采用续渣法发酵工艺。
3、口感和杂醇含量不同
由于工艺的不同,发酵时菌群的不同,三种香型的杂醇油含量也不相同,而杂醇油是一种有害物质成分,是导致口干、恶心、头痛等人体醉酒现象的主要“制造者”。
4、饮酒后感觉不同
酱香型白酒有所谓“饮时不刺喉,饮后不上头。”的特点。清香型白酒,喝起来第一口感觉比较烈,三口后感觉好,浓香型恰恰相反,如果不巧恰好遇到劣质的新工艺浓香型白酒——即“勾兑酒”,那就更体会不到饮酒的乐趣了。
味觉依赖是人类最为持续而难以更改的习性之一,清香、浓香与酱香的转变,口味和产品力绝对是关键因素,但更具解释力的框架仍然是消费者对健康饮酒、快乐生活的人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