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新国标将于6月1日起正式实施,对白酒品质提出来更高的要求,凡是添加“食用酒精”“食用香精”的白酒都将启用新的名称标准“调香白酒”
新国标还有几天就正式生效,这其中最重要的主要有以下两点。
1、调香白酒被划入调制酒分类,不算白酒。
这意味着市面上大部分的低端白酒不能再算白酒了,比较出名的有牛栏山,老村长香满堂系列等,市面上在30元以内的瓶装酒大部分都将启用新的名称标准,叫调香白酒。
2、不得使用非谷物食用酒精和食品添加剂。
新国标中规定:“白酒是以粮谷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麸曲、酶制剂及酵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勾调而成的蒸馏酒”,白酒必须以“粮谷”为主要原料是该定义中最核心的要求。
也就是说,以后除了用稻谷、小麦、玉米、高粱、大麦、青稞等谷物为原料,由薯类、糖蜜等生产的食用酒精就不能够归属于以粮谷为主要原料生产的“白酒”。
如果说相亲要看素颜,那买酒就得学会看配料表,毕竟包装五花八门,既然正经儿大厂都是受国家监管的,配料表就相当于是产品的身份证,尤其是6月1日起执行的白酒新国标,把专业术语已经尽量说的通俗易懂了,只要你记住以下几点,保证你不花冤枉钱。
第一,看产品类型。
固态法、液态法、还有固液态,有什么区别呢?如果您想买所谓的纯粮酒,就买固态法,因为按照新标准,只有用粮谷为原料,采用固态发酵法或半固态发酵法工艺所得的基酒,经陈酿、勾调而成的,不直接或间接添加食用酒精及非自身发酵产生的呈色呈香味物质,具有本品固有特征的白酒,才能叫固态法白酒。
专业术语的描述,内行人一看便懂,外行人却充满迷惑。其实,所谓固态、液态,本质上说的是发酵过程的基质属性。如果整个酿造过程是在一类不溶性固体基质上进行,属于“固态法”;如果酿造过程是在液态基质上进行,那么便属于“液态法”。
简单来说,二者主要的区别在于所用原料占比的多少,即固态法“粮多水少”,液态法“粮少水多”,类似于米饭和米汤两种状态。如果说液态法不好,那为什么要有国标存在呢?直接禁止生产不就行了吗?这就是各花入各眼了。
国外的洋酒的酿造没有固态法、液态法一说,生产工艺上也没有中国白酒复杂。如果非要按这种分类划分一下的话,大部分洋酒应该在“液态法”之列。因为固态法酿造的白酒通过固态配料,即粮食混搭或单一用粮,以固态基质的形式放入陶器或者窖池中发酵,然后取出固态蒸粮蒸馏,整个过程几乎不会有太多水分的加入;而洋酒酿造的整个过程则是在液态基质的状态下进行,还需要额外加水。
看懂固液态,是为了不要被包装和销售话术忽悠了,一分价钱一分货不要当冤大头。
第二,看产品标准号和质量等级。
GB/T****优级或一级、二级,这是什么意思呢?GB是“国家标准”的缩写,T是“推荐”的意思,所以GB/T就是符合国家生产标准,获批可售卖的产品。白酒厂在生产过程中,受原料、工艺、季节、酒窖的影响,酒的质量有所不同。为迎合消费者需要,受成本、售价影响,采用的标准等级也有区别。
除了GB国标之外,还有HB、DB、QB,分别是“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以及“企业标准”。
特别说下,国家标准算是最低标准,就像60分是及格线,80分是良好,企业标准如果分级更明细,类似企标1-8档,1档是企业认定的最低档,这1档也是要高于国家标准的最低级别的。
当然,这种情况你可以信赖品牌知名度比较高的大厂,不知名的小品牌有可能游离在监管之外,可信度就没那么高了。曾经见过20块钱一瓶的浓香型优质酒,其包装成本粗算都要超过10元,加上物流、税金等,零售价才20元,这种产品名副其实的可能性太小了。
第三,原料
觉得标准记不住,就在原料里找——酒精,只要出现这俩字,别管是不是食用酒精,都不是您想买的纯粮酒,既然是纯粮,那就只能有粮食和水。说到粮食,高粱应该是第一位的,酿酒行业上的术语是“高粱香、玉米甜、大米净、小麦糙、糯米绵”。据说我们的祖先种粮食最初是为了酿酒,而不是为了吃饭充饥,这种说法我是觉得非常有道理的,毕竟打猎捕鱼采集,直接从大自然获取食物,比辛辛苦苦种粮实,等着四季循环可是简单快速多了。
买酒必看配料表,养成习惯就会发现,诶,这酒喝的放心多了。作为消费者,每一次对品质的关注,都是对自身健康的保障,还会倒逼生产方,持续改进,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