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蔡澜先生的一篇旧文《日本威士忌》,读完大概你能对日本威士忌的历史和表现有一定了解。
当我喝日本威士忌的时候,常被取笑:「日本威士忌带点甜,是不是下了味之素?」
「是吗?」苏格兰人也说:「日本产威士忌吗?」
是的,日本老早已产威士忌了,他们是一个爱喝威士忌的民族,因为日本除了烧酎之外,高酒精度的不多,酒徒们对清酒Sake不满足的时候,只转向威士忌,不像中国人那麽喜欢喝白兰地。有一个叫竹鹤孝政的,在一九一八年去苏格兰学习酿造威士忌,又娶了一个苏格兰太太回来,在北海道建立Nikka的「余市」威士忌厂。
在六十年代,我们当学生时,喝的是便宜的威士忌,那时候喝Suntory Red,容量有正常的750ml的双倍,故叫Double,只卖几十块钱港币,大家都喝得起。
酒吧当然不卖Double,那就得喝高级一点的,用个四方透明玻璃瓶的威士忌,也是Suntory厂製造,日本人很亲热地叫它的小名「角瓶Kakubin」。好喝吗?比Double贵,感觉上已经美味得多了。
至于在酒吧中卖的最高级牌子,叫Suntory Old,是个全黑色的圆形瓶子,像颗欧洲革命党常用的土炸弹,能喝到Old,同日本发音,是Orudo,是部长级的人物,到了银座酒吧的高贵客人,至少得来一瓶。
不喝苏格兰威士忌吗?当然也喝,一听到就大叫:「洋酒Yoshu!」好像所有进口的都是最珍贵似的,有一瓶尊尼走路红牌的,就是不得了。当年如果能喝到同厂的黑牌,那你就是社长级。
说来说去,当年的威士忌,是代表了所有的「混合威士忌Blended Whisky」,没有人知道单麦威士忌是什麽东西,Double也是,角瓶也是,尊尼走路也是,全是。
喝单麦威士忌,是这三四十年间的事。至今,还有很多人没有把这个名字搞清楚。再重複一次,单Single,并非指一种麦,而是「一家酒厂」的意思(混合威士忌可以很多家厂买来沟出自己的味道)。而Malt是指用麦芽发酵提炼,其他穀物做的都不行。
麦芽酿製,又蒸馏出来的威士忌,是透明的,是无味的,要浸在橡木桶之中,陈年之后才有色彩和味道,这是最简单的道理。
日本人喝威士忌,最爱加冰和沟梳打水,叫High Ball,当今年轻人都没听过,那是混合威士忌的喝法,单麦威士忌是不加水的,但偶尔加几滴去「打开」味蕾,有时也只加一小块冰,老酒鬼还是喝纯的。
二十年前我带团去北海道,参观了「余市」酒厂,他们是单麦威士忌的始祖,在酒瓶上用汉字写着「单一蒸馏的麦芽」几个字,好给日本人辨认,当时卖的一瓶也不过是百多两百块港币罢了。
我向客人推荐「余市」时,都被人嗤之以鼻,当今一九八八年的已卖到两万港币一瓶了。日本人从零开始,精益求精地把威士忌带到国际舞台当中,能成为独一无二的个性,是他们开始用自己的橡木造桶,再以北海道的雪水清泉酿製而成。
Nikka除了北海道余市之外,还有在仙台的宫城峡酒厂,所产的「宫城峡」也颇受酒徒注意,它的历史并不算长久,建于一九六九年,竹鹤孝政找遍了全国,认为这地方的水质最适合酿製单麦威士忌,加上当地的湿气很重,也是造成独特味道的重要一环。这一家与余市完全不同,一切用最高科技来生产,不经人手,产品水准稳定,十三年的宫城峡最好,十二年的喝得过。
日本最大的酿酒厂是Suntory,虽然啤酒是公司的命脉,但从他们的「角瓶」、「Old」的威士忌开始,经历多年的演变和进步,最后在二○○三年,国际烈酒博览会中的「山崎十二年Yamazaki 12」赢得国际大奖,日本单麦威士忌才令人对它刮目相看。
「山崎」已是公司的旗舰,接着是同厂的「响Hibiki」更获得无数大奖,日本威士忌的基础打得很好,最初都用些雪梨木桶来熟睡,不偷工减料。当今的山崎十八年最美味,十年的也已经不错,另外同公司的「白州」更是多人爱好。「白州」的一隻「Heavily Peated」,喜欢泥煤味威士忌的人不能错过。
「轻井泽」已停止酿造,变成神话了,限量版「命之水」的轻井泽是七万八千港币一瓶,这时再去追求已经太迟,如果你想来现在入货的话,建议你去买「秩父Chichibu」,它也是Ichiro酒厂生产的,Ichiro以卖日本烧酎起家,是九州酒厂,早年只注重卖他们最卖得的烧酎,没去宣传他们最好的单麦威士忌,现在再用「秩父」来迎头赶上。
这家厂的商品有 「Ichiro’s Malt & Grain」、「Ichiro’s Malt」、「Chichibu Newborn Barrel」和主要的「Ichiro’s Malt Chichibu The First」都是收藏的好对象。
在二○一五年香港拍卖的单一麦芽威士忌最高价是四十五年前的轻井泽,每瓶九万六千港币。为什麽一早不买呢?这和一早不买房地产一样,粤人说有早知,冇乞儿(早知道的话就没乞丐了),乘你现在还喝得起「响」十七年¥8,934、「竹鹤」二十一年¥7,979,喝一个饱吧。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