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环山,中间底凹,有一水中流,仿佛是天然的“酒甑”,形成相对封闭的环境,这便是世人悉知的天然酱酒酿造基地——赤水河谷地带,而曾禾酒业酱酒酿造基地就设立于此。
著名的赤水河谷有着特殊的气候,冬暖夏热,少风少雨,属于亚热带季风季候,炎热潮湿的环境适合微生物成长,河谷中唯一一条未被开发的河流,与富含有益于人体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酿酒非常珍贵的资源,“酿是酒之魂”,赤水河谷独有的红缨子糯高粱,颗粒饱满,能充分保障曾禾酱香酒的产量和质量。
沿着赤水河畔,便能到达曾禾酱酒基地。伫立在基地之中,能真切感受到其磅礴的气势。宽敞的酿造厂,占地总面积199.8亩,仓储建筑面积18.5万平方米,大型不锈钢罐储能力20000千升,坛储能力80000千升。目前曾禾酒业储有十几吨酱酒,年份均在15年以上。
深入往酱酒酿造基地走,来到了酿造厂房。在门口,便闻到一阵阵浓郁的香气,走进厂房里,没有听到嘈杂的机器声,代替的是匠人们捯饬红缨子高粱的细碎声,酿酒匠人们此时在大展身手,古法酱酒酿造工艺在这里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曾禾酱香酒遵循古法工艺,从制曲到投粮、蒸煮、取酒,“孕育”一轮新的酱酒,需要历时一年。酱酒发酵首先需要“酒曲”,以小麦作为原料,将其磨碎混入水和母曲,然后高温发酵。
待酒曲就位,酿造的周期工序便开始了。曾禾酱酒的酿造工艺酱酒“12987”
1:酿造酱酒,一个周期通常为1年时长。
2:一个酿造周期内,需要进行2次投粮。
9:一个酿造周期内,需要进行9次蒸煮。
8:一个酿造周期内,需要8次发酵。
7:一个酿造周期内,需要7次取酒。
下沙就是投粮的工序,这里的“沙”指的是“红缨子高粱”。对于酿造工艺来说,红缨子高粱是上等原材料,9次蒸煮,8次发酵,只有颗粒饱满的红缨子高粱才能经受住酿造考验,这也是曾禾酒业决策人果断将酿造基地设置在赤水河畔的重要因素。
在酿造车间里,香气和热气在空中弥漫。在“下沙”区域,匠人们有条不紊地请水进粮、填粮、润粮、拌粮、上(zang)、摊晾,看似简单,其实是酱酒酿造精髓所在。
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都需要在窖池中。在窖池区域,听工作人员说一口窖价值要20万元以上,是独有的红砂石,因为它吸水性、透气性极佳,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对池内微生态构建大有益处,在蒸煮之后,便将窖封闭起来,平均每一个多月会取酒一次。
曾禾的酱酒历经四季,秉承古法,匠人们兢兢业业,有如此的匠心才能得来酱香白酒的新生。走出车间,有种从千年前穿越回来的恍惚感,心里难以平静,一股特别的感觉涌入心头,古人的智慧如此伟大,别具一格的白酒酿造艺术,我们后人一定要传承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