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白酒业内分为两派,一派认为白酒应该一直涨价,这样才能实现利润增长,并且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才能对应消费升级。
什么是消费升级?消费升级是消费结构的升级,不是一款产品在原地踏步的基础上一直涨价,这不是消费升级,这就是涨价而已。
而我属于另外一派,我个人以为白酒企业应该在追求高利润的同时,更应该满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需求,也就是不能放弃口粮酒。这不仅仅是基于现实的老百姓日常收入和酒水支出比考量,不仅仅是希望厂家能够有点社会责任,为老百姓提供一些喝得起的白酒,也是基于市场原因。
白酒无非两个应用场景,一个是宴请,一个是自饮,高端白酒用于宴请,低价位白酒用于自饮是普遍规律,高端商务宴请的人群比例并不高,基本集中在金字塔,这部分人群由于有应用场景限制,高价位产品对应的是高品牌溢价,这样一来,茅台、钓鱼台、国台等品牌化产品就是首选。
可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高端白酒可望不可及,对低价的追求是普通消费者永恒的信仰,但凡打折都受人追捧,不分男女老少,这不仅仅是因为有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更主要是因为收入水平并没有那么高。尤其是对于烟酒这一类非生活必须品,占比并不能太高。
很多厂商普遍认为白酒应该一直涨下去,但是我所知道的是,我们最大基数的消费人群,其实没有那么高的收入。
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烟酒食品平均6397元,占到总支出的30.2%,假设这6397元都买了酒,从平均数来看约等于两瓶飞天茅台,相当于一箱千元酱香酒,平均到12个月,每月500元,相当于消费百元酱香酒12箱。
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中,一万元收入并不低,但是刨除房贷、车贷、教育、养老、看病等支出外,每月拿出500元买白酒喝的并不多,大多数人每天可以喝两瓶啤酒,大概在10—20元左右,每周喝两瓶二锅头,大概在50元左右。
以目前白酒尤其是酱香型白酒的涨价方式,很快一百块钱一瓶的酒就要消失了。
我们以90%的人群月收入在5000元/月以下来看,假设一瓶酒一百是口粮酒的起步标准,在只喝酒不吃菜的前提下,老百姓假如一天喝二两酒,一个月就要一箱酒,需要支出600元,对于大多数收入水平还在5000元以下的人来说,拿出总收入的10%来喝酒,并不现实。
实际情况是,现在的大量白酒并没有进入真正意义上的消费渠道,一部分在经销商、烟酒店手中,一部分被数量庞大的经销商各种形态的品鉴会消耗,一部分用于抵账,一部分在老百姓的仓房里并没有消耗。
且不要说月入5000的老百姓每个月能不能拿出来500块钱买酒,就是每天宣称茅台酒涨价的茅台业务员们,有几个是自己花3000块钱买一瓶茅台喝的?
当然2008年—2018年十年间的拆迁户,尤其是北上广深的拆迁大户除外。
很显然,以目前白酒的涨幅,老百姓只能喝低价调制酒,不是老百姓不想买好东西、贵东西,而是没有钱。
当然,有人会说,没钱就不要追求品牌了。
说的对,低收入人群不愿意追求品牌,因为没钱,可是谁保证品质?
都说大品牌有大担当,目前来看,大品牌基本已经开始抽离普通消费人群了。即便从居民实际消费能力以及与市场的匹配程度来看,白酒的消费能力其实并没有达到厂家预期的高度,口粮酒能到50块钱就算是一个不错的价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