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的发明是一种物质起源。随着饮酒活动的开展与文明程度的提高,先民们开始关注饮酒的礼节,使饮酒成为一种庄重的活动。这种饮酒礼节,古人称之为“酒礼”。这是中国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酒礼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几经变化,在远古时代就形成了相约遵守的规范、礼节和仪式,生成了中国的酒文化与酒文明,成为中国酒的精神元素。
周 朝 的 酒 礼
在中国酒文化的历史上,周朝人率先把饮酒活动规范成礼仪和制度,让人们在饮酒的时候不但享受物质的刺激,更能接受到“礼”和“规”的约束。
周朝进入了很高的文明时代,在饮酒方面格外注重礼仪,可以说,中国的酒礼从周朝开始,也从周朝定型。
西周初年发布的《酒诰》,是中国官方酒礼的正式开端。
《尚书·酒诰》所记载的内容,正是周公对康叔的一篇诰文。这篇诰文以酒为鉴来告诫封国:饮酒要有节制。当时康叔受封于殷商旧地,管理殷商旧民,周公希望他接受殷商上层酗酒亡国的历史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酒诰》中首先强调先祖周文王在建邦之初就给“酒”的用途下了定义,将其定为祭祀用品,人们只能在祭祀之后以及特定活动中才能喝酒,而平时则不能酗酒,此乃“饮为祀”、“有正有事,无彝酒”之意。同时强调饮酒的界量,这就是所谓“德将无醉”的标准。
《酒诰》还引用殷商酗酒的事例作为反面教材,让大家认清酗酒可以使人“大乱丧德”的后果,并要求封国执政人员强制推行断酒政策,用严厉手段来惩罚饮酒过量的人,这就是周公“刚制于酒”的命令。
从《尚书·酒诰》中我们可以看到,周初统治者对饮酒问题有着足够的重视,甚至把饮酒误事的问题与国家政治联系在一起,因而产生了“酒德”的概念。在这种观念的制导之下,周朝的酿酒行业与饮酒活动全都纳入到了国家规制范围以内,饮酒生活也受到相应的制约。
周朝人饮酒,格外讲究礼节,并且育就出一整套等级森严、人伦严格的规则。《礼记·礼运》所说“礼之初,始于饮食”,便是说周人讲礼治先从饮食开始。《周礼·天官冢宰》记载:“酒人共宾客之礼酒,饮酒而奉之。”可见“礼酒”在当时是一种文明饮酒的定律。《礼记·礼运》又举祭祀用酒之礼为例,强调什么样的酒,放在什么地方,连摆放位置也不能有丝毫差错。饮酒时,长幼之间要保持着明显的界限。《礼记·曲礼》规定:在酒场上,只有长者不喝酒时,年少者才能返回座席而饮酒;年长者如果没把盏中之酒喝完,年少者是断断不能先碰酒杯的。另如,权威人物出场饮酒,就连酒器的摆放也有规有距。《礼记·玉藻》有“惟君面尊”的记载,意思是说,最有权威的人坐在哪一侧,酒器中最重要的贮酒器就必须面向最有权威的人。“尊”是当时最重要的贮酒器,所以要摆在最尊贵的人的面前。周人饮酒礼节之多、礼仪之繁,已经细化到每个环节。
周人饮酒,已有主、宾之分,主、宾之间甚讲礼仪。主人设酒款待,客人要用酒回敬。《诗经·小雅·楚茨》所云:“献酬交错,礼仪卒度”,就反映了酒场上的这种敬酬互动现象。为了方便主客间相互敬酒,周人设计出一套复杂的酬酢程序,就连酒器的种类与摆放,也都体现了主客酬酢的功能。周人在饮酒礼节上很是讲究。
每遇聚食筵会,周人都要饮酒。《诗经》咏及宴饮时曾经反复强调“君子有酒”的理念,似乎离开了酒,聚宴活动便难以成立。对于宴饮中的酒,人们总是投以羡赏的目光。如《诗经·小雅·鱼丽》有云:“君子有酒,旨且多”;《小雅·瓠叶》有云:“君子有酒,酌言尝之”、“君子有酒,酌言献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君子有酒,酌言酬之”。这些诗咏充分展示出周人宴饮过程中的饮酒动作与饮酒感觉。
周人饮食,讲究酒与食物的组合,凡是美餐或宴会,酒与食物总是互为增辉。周人认为,只有酒与食物都达到丰盛的地步,才算是最完美的饮食结构。《小雅·正月》讽吟周幽王,发出“彼有旨酒,又有嘉肴”的感叹。所以,从上古以来,中国的酒礼往往与食礼融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