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大家以为下半年的酒业黄金季节即将来临的时候,疫情的突然爆发,让一切变得不可预测。疫情之下,风险中的机会微乎其微,中高风险城市又将面临着餐饮停业,商务往来暂停,宴请取消。当白酒的社交属性失去了条件,市场也就开始了萎缩。
即便如此,白酒厂家并没有停止涨价的脚步。
对于白酒行业来说,2021年的主题是涨价、洪水与疫情。
很难相信经过2020年全年的疫情后,在全国经济复苏艰难,中小企业和个体户举步维艰,连房东们都在忙着减免租金的时候,唯有白酒上游厂商持续不断的在大踏步涨价,涨价幅度甚至超越了以往任何一个好年头。
如今,河南洪水造成的影响尚未结束,疫情再次肆虐,厂家的涨价函已经开始酝酿。似乎无论宏观经济形势如何,无论天灾人祸,都挡不住酒厂涨价的步伐。
是老百姓兜里的钱多?
并不是,在我与众多普通消费者沟通的过程中,大家对白酒这种非生活必需品的要求并没有达到必须要喝中高价位产品的地步,相反,即便是很多小老板,在口粮酒的选择上也不过是三五十块钱一瓶而已。白酒价格的大幅度上涨,远超过厂家所说的成本上涨,更超过了大多数消费者的实际承受能力。
尤其是在这两年疫情期间,裁员、降薪的阴影笼罩在很多人的头顶,生活支出的压力不降反增,白酒的动销几乎完全依赖于经济复苏而必须的、焦虑的社交场景展开。一般群众的口粮酒始终围绕着价格低廉,而不是品牌、品质。对于中低端产品,零售商要想卖的快,只能压低利润,降低价格,不然就会停止动销。可厂家并不理解,尤其远在贵州的仁怀酒厂,始终认为脱贫后的人民群众,对高价白酒的需求超过了大米白面。
没有哪个消费者喜欢花大钱办小事,对买菜都要讲讲价的中国老百姓来说,买酒一样,便宜实惠才是永恒的追求,所以不会有消费者求着厂商涨价。
白酒涨价并不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那么推动厂商涨价的原因也就成了经销商、贴牌商的钱太多。
由于经销商大量的压货、贴牌,给厂家造成了一种产品供不应求的错觉,以为白酒产品已经替代了油盐酱醋,成了家家户户的必备品。事实上并非如此,在白酒流通的各个环节中,都有大量的库存积压,无论是茅台还是二锅头,社会库存被分散在众多的渠道当中,化整为零,于是有了看起来供不应求的局面。事实上,距离老百姓的酒杯餐桌还有相当远的距离。
疫情再次开始,结束时间尚未可知,即便在八月得到控制,老百姓的消费观也正在发生变化,存钱应急、节省开支成了大多数人的首选,而不是喝酒。
这对于零售商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事实上,在多轮涨价、控价之后,零售商已经在不知不觉之间与厂商割裂,并且已经不是合作关系,而是斗争关系,合作共赢逐渐成为口号,大多数厂商想的是快速收割,迅速压货下去,回收利润,并且对零售商采取了花样百出的管理措施,甚至是惩罚措施,这些措施往往不是为了维护市场稳定和健康发展,而是为了维护厂商的出货需要。
零售商在这场博弈当中始终处于下风,消费者亦然。
经过这一年可见,无论狂风暴雨,无论战争天灾,都挡不住上游厂商涨价的脚步。整个白酒行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变局当中,消费场景的变化逼着卖酒的这些人去考虑新思路,重新梳理疫情常态化下的销售方式和销售对象,也包括产品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