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地方国营”茅台酒,很多茅粉都知道,但是要详细的说出一二,恐怕就难倒一片。
“地方国营”的由来
1951——1952年茅台酒厂组建初期,厂名为“贵州省专卖事业公司仁怀茅台酒厂”
1951年底茅台酒厂由贵州省专卖事业管理局管理,厂名被更改为“贵州专卖事业管理局仁怀茅台酒厂”
1953年茅台酒厂生产“工农牌”茅酒商标,商标底部落款为“贵州省地方国营仁怀酒厂”。同年,茅台酒厂生产的“金轮牌”茅酒,商标底部落款为“国营仁怀酒厂出品”。7月,厂名更改为“贵州省人民政府工业厅茅台酒厂”
1954年茅台酒厂正式更名为“地方国营茅台酒厂”从1954年开始更名为“地方国营茅台酒厂”后,此名称一直延续使用至1986年,这段时间总体上可以被称之为“地方国营”的大时期。只不过在茅台酒收藏领域里,狭义的“地方国营”只属于1982-1986年这短短的几年。
“地方国营”上的小细节
1954年 无论是内销还是外销,这个时期的茅台酒的“台”字都是“艹”字头的“苔”,全部采用繁体字。
1955-1956年 茅台酒正标的“苔”字改成“台”字,从此一直沿用至今。
1956年11月 贵州省工业厅正式批复同意,所有内销茅台商标上的繁体字都改为简体字,外销茅台保留繁体字。
1958年5月 内销正标文字正式由繁体改为简体。正标上“貴州”的“贵”字由繁体改为简体,“地方國营茅台酒廠出品”改为“地方国营茅台酒厂出品”。
1966年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1966年之后,茅台酒正标在字体与工艺上都发生了变化。为了“除四旧”,将12齿轮的“金轮牌”改为14齿轮“五星牌”,正目标上的“茅”字也发生了变化,“++”改成了“艹”。“中外驰名”的字体也从纤细改为了更加粗壮,每个字之间都增加了空隙。底部落款“地方国营茅台酒厂出品”也变得更加粗壮。
1982年11月后 “地方国营”为五星牌,主要用于内销与特销,背标内容抬头部分也改为了黑体字“茅台酒”。“五星牌”标识图案中高粱穗有略微变化,黑色箭头所指之处的高粱穗,由之前的三粒变为了两粒。
而特供的“地方国营”依然采用传统的土陶瓷瓶,这种特供的“地方国营”是国宴及招待外宾等高级场合的特需用品酒,属于“非卖品”,酒质更胜一筹。
狭义上的“地方国营”也仅仅生产了4年,存世量及其稀少,而最晚的一批出厂的“地方国营”已经有了30余年的历史。根据数据统计,83-86年累计基酒产量4202吨,仅灌装832万瓶,历经这么多年的消耗,人均拥有率已不及0.03瓶,其珍稀程度与收藏价值可见一斑。
1983-1986年内销茅台酒产量
1983年:989吨
1984年:1120吨
1985年:1051吨
1986年:1042吨
“地方国营”的特点
“地方国营”茅台酒的生产时间是1954-1986年,是广义上的“地方国营”时期。
1954-1965年生产的是金轮牌商标,1966年更改为五星牌商标。
1967-1982年是“地方国营”的特殊时期,这段时间属于“三大革命”。
1982-1986年是被内行称之为狭义上“地方国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