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脱氢酶能解酒中毒素 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的一项较新研究成果发现,大多数人基因中存在能够分解酒中毒素的基因,这种人喝酒后脸不会泛红,这种基因也被戏称为;杜康基因;.而这种基因在与人有关的人群,比如韩国、日本等东亚人群中也存在着. 较早的酒,是用动物乳汁酿造的乳酒.《周礼礼运篇》中将这种酒,称之为醴酪.乳酒出现的时间极早,大约在距今7000年前,这些古代酒和现代酒相比,虽在口感上大相径庭,但是它们的成分却没有多大变化,都是含有酸、酯、醛、醇等多种化学成分的混合饮料. 在这些物质,尤其是乙醇的作用下,人的便产生了兴奋和愉悦的感觉.这种愉悦感,也使得酒精这种人工饮料,一直源远流长. 课题组负责人李辉告诉记者,他们发现的;解酒基因;实际上是乙醇脱氢酶的一种变体.乙醇脱氢酶主要是降解食物因发霉、变质产生的毒素.酒精进入人体后,首先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为乙醛.而后,人体内另一种重要物质登场了;;乙醛脱氢酶.在它的作用下,乙醛被氧化为无致作用的乙酸,而乙酸是人体内代谢反应的重要原料,能够被人体迅速转化为能量,较后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至此,人体对酒精的功能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