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酱香型白酒产区不少,但其中以茅台镇的酱香型白酒品质更好。那么,茅台镇的酱香型白酒好在哪里?究竟茅台镇的酱香型白酒怎么样呢?
“茅台的生产工艺是我国白酒工艺的活化石。”季克良对我说。在一年时间里,将粮食中的淀粉不断发酵,经过多次蒸煮,慢慢“逼出”其中的酒精和其他有机物,这是茅台型酱香酒与其他白酒最大的不同。
首先,茅台镇具有极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它位于贵州高原最低点的盆地,海拔仅440米,远离高原气流,终日云雾密集。夏日持续35~39℃的高温期长达5个月,一年有大半时间笼罩在闷热、潮湿的雨雾之中。赤水河上游,水质好、硬度低、微量元素含量丰富,且无污染。这种特殊气候、水质、土壤条件,对于酒的发酵、熟化非常有利,对酒中香气成分的微生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三长”工艺
酱香型白酒工艺中的三长主要是指基酒的生产周期长、大曲贮存时间长、基酒酒龄长。基酒生产周期长达一年,共分下沙、造沙两次投料,一至七个烤酒轮次,概括为二次投料、九次蒸馏、七次取酒,历经春、夏、秋、冬一年时间。而其他白酒只需几个月或十多天即可。
酱香型白酒大曲贮存时间长达六个月才能进入制曲生产使用,比其他白酒多存3—4个月,这对提高基酒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大曲用量大,是其他白酒的4—5倍。
高温酿造工艺
“高温酿造”在酱香型白酒的工艺中,堪称为继承传统工艺基础上最富有科技创新内涵的“核心技术”。它包括着高温制作大曲、高温堆积发酵、高温蒸馏接酒三个至关重要的工艺环节。茅台酱香型白酒的制曲温度高达62℃,需经二次翻曲,40天成熟,再存放数月,方可投入使用。这是顺应自然规律的原始、古老、传统的方法。这一过程,为茅台酱香型白酒带来了大量的微生物、香味物质和香味前体物质。
“12987”工艺
大家之前可能有听过一二九八七,但是不知道其中的含义。“一”代表一年的生产周期,茅台酱香型白酒要经历一年的生产周期,从端午期间开始制曲,到重阳节开始下沙,要经过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整个过程要一年的时间。
“二”代表投料次数,茅台酱香型白酒每年只投粮两次,分别为下沙和糙沙各一次,在之后的酿造过程中就不再投入新的粮食,而是反复蒸煮和发酵。“九”代表九次蒸煮,“八”是指八次反复发酵,“七”是指七次取酒,取完酒之后再对酒糟进行摊凉、加曲、堆积、下窖、封窖发酵,每月一次,一共要经历七次取酒。
而酱酒的原料也与众不同,主要源于茅台镇有一种酿酒原料叫做红缨子高粱,只长在茅台镇,籽小壳厚,可反复蒸煮,不粘黏不坏掉,红缨子高粱是茅台镇产好酒的重要因素,因为茅台酒酿造工艺中对原料要进行九次蒸煮,只有红缨子高粱才能达到这种多次蒸煮不坏掉不粘连的标准。
在水源上,茅台镇的地表水通过红壤层时,对人体有益的多种微量元素被溶解,经过层层溶解过滤,形成了香甜可口、纯净无毒的清冽泉水。加上建国时期,得到周总理的指示,赤水河上游100公里内不得建立工厂,使水体未受到污染,保证了茅台镇酒的酿造用水优质纯净。
总而言之,茅台镇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天环境优势和传统的古法酿制工艺,这样酿造的酱香型白酒不管是口感还是酒体上品质更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