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诗人们嗜酒如命,在酒的世界里酣畅肆意,进入到艺术创作境界,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诗酒文化”。
仿佛在他们眼里,只有诗与美酒不可辜负。那么在众多诗人中,究竟谁最爱喝酒呢?一定不是李白!!
李清照——酒兴指数四颗星
原来女诗人喝起酒来,比想象中疯多了。李清照还是少女的时候就酷爱喝酒,一喝就上头,有词为证,《如梦令》中:“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经常和老友办趴体,喝到找不到回家的路那又怎样?婚后喝酒依然十分豪迈,《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在喝酒上,李清照一点都没给诗人这个队伍拖后腿。“夜来沈醉卸妆迟。”喝多了,妆也懒得卸了,就这样睡了。
朱淑贞——酒兴指数四颗星
朱淑贞也是个爱喝酒的女诗人。什么都能成为喝酒的理由,还要邀请春天和自己共度良辰:“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蝶恋花·送春》
偶尔借酒消愁,满怀美好期望嫁人,奈何丈夫不是良人,只能一人买醉,泪与酒一起下肚。“拌著,向花时取,一杯独酌。”——《月华清·梨花》
杜甫——酒兴指数四颗星
杜甫14岁就被称作“酒豪”,《壮游》中有词为证:“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
因为酒,他结交了酒友郑虔,还用《醉时歌》回忆他俩喝酒的情景:“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有钱就要买酒一起喝,绝不犹豫。其中“不须闻此意惨怆,生前相遇且衔杯”表示只要活着,就要饮酒作乐。杜甫嗜酒的习性从少年到老年到临终,一直都没有改变。
李白——酒兴指数五颗星
都说不知道是李白成就了酒,还是酒成就了李白。《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感叹人生苦短;《月下独酌》中“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李白对酒的痴迷世人皆知。他的酒量到底有多少呢?有诗为证:“李白斗酒诗百篇”,按杜甫诗中的意思,李白的酒量应该是一斗,当时的一斗等于现在的10升,1升按640克算,大概是12斤左右,这么说,李白的酒量也才13瓶啤酒嘛。
王绩——酒兴指数六颗星
为酒出仕、为酒辞官,王绩爱酒简直到了极致。
他当官只是因为太乐署史焦革酿得一手好酒!谁料焦革和妻子接连去世,没人给他送酒了。遂写下“天不使我酣美酒邪?”老天这是成心不让他喝上好酒啊!既然没有好酒,做官又有什么意思,可谓是十分任性了。
王绩酒量也不小,陶渊明《五斗先生传》里写道王绩:“常一饮五斗,因以为号焉”。他的酒量竟然是李白酒量的5倍!他爱酒、嗜酒,甚至亲自酿酒,写了《酒经》和《酒谱》二书。
白居易——酒兴指数六颗星
白居易有多爱喝酒,可能李白知道了都自愧不如。
经常三五好友把酒言欢,他最喜欢跟元稹共饮:“唯有元夫子,闲来同一酌。把手或酣歌,展眉时笑谑。”
连喝酒的器具都有要求,跟朋友登山时用的是螺杯“饮君螺杯酒,醉卧不能起“。怀念昔日好朋友皇甫十,用的是荷叶杯“疏索柳花碗,寂寥荷叶杯。”
他还讲究喝酒要有情调,“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问刘十九》。火炉、风雪、黑夜,我要是刘十九,也立马飞奔过去了。
不仅如此,他还将一些喝酒的养生知识写成了诗。
例如,“苏暖薤白酒,乳和地黄粥。岂惟厌馋口,亦可调病腹。”——酒不能当饭吃,只能拿来解解馋。“自觉寝食间,都无少年味。平生好诗酒,今亦将舍弃。”——生病的话就要少喝酒了。
你还知道哪些诗人的酒量,一起来评论区探讨下吧!(注: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