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今年的惊蛰则在3月5日,本周一。
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gòu)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到了惊蛰,真是万物复苏,有“惊蛰三候”为证,这几日出门,大家不妨细心观察,欣赏美好春日。
一候“桃始华”,阳气渐渐生发,从惊蛰节气开始越来越盛,桃花开始绽放。
二候“仓庚鸣”,仓庚,黄鹂也。黄鹂鸣叫。此时的江南春景可谓“千里莺啼绿映红”。
三候“鹰化为鸠”,鸠通常是指体型较小的食果或食种子鸟类,性格不像鹰那般凶猛。天空中已看不到雄鹰的踪迹,只能听见斑鸠在鸣叫。
惊蛰雨水轻敲窗,几盅清酒到天明
三月惊蛰,天气转暖,万物复苏。此时的养生秘诀在于顺应阳气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惊蛰时人体最易犯寒,也易上火,体内易积毒素,而酒即能够暖身,又能够排毒。
气温回暖,人全身的汗毛孔都张开了。惊蛰时期天气虽已回暖,但依然初春,乍暖还寒,风湿性疾病和呼吸道疾病容易多发。从中医角度来说,年老体弱者因体内的阳气跟不上,就会被寒湿邪气所侵而致病。所谓“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弱者常出现后背凉,四肢凉、痛、麻等症状,因此饮食清淡,运动保健之外,适当喝点酒,有助于补气升阳,有助于气虚者生发阳气。
惊蛰饮酒“三戒五决五不宜”
酒虽有益,但切记理性。在《酒戒》、《酒箴》中等,反复阐明,饮酒“不及于乱”的道理。小饮怡情,大饮伤身,任何酒都要理性适量,特别是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老年人,平日一定要控制饮酒,防止心脑血管意外发病。
在千百年的生活实践中,人们深知“饮酒不及乱”,饮酒需理性,总结而出“三戒”、“五决”、“五不宜”:
【三戒】
一戒饮早酒。“早酒晚茶最伤身”,早晨饮酒不但影响一天的工作,且空腹刺激大,最伤身体。
二戒饮斗酒。好胜赌酒,猜拳赌酒可以增加气氛,但如果超过限度,就会破坏欢乐的气氛,造成损肝伤胃的结果。
三戒饮连席酒。一日中赴酬数次,连席饮酒,就是酒量再好的人也难以应付。
【五诀】
一饮荤酒,饮酒必须有佐酒莱肴,边饮边吃富有营养的荤菜。
二饮坐酒,要舒舒服服坐着饮酒,不可借酒装疯。
三饮慢酒,要细品慢尝,体会其味,切忌狂饮猛喝。
四饮正酒,饮有正规出厂,有注册商标的酒,不饮来路不明的酒。
五饮节酒,要有节制,节制就是饮到自我感觉身心最为舒畅的程度为止。
【五不宜】
一不宜空腹饮酒。人在饱腹时对酒精的吸收较慢,反之,在空腹时吸收较快,所以空着肚子喝酒易醉。一般有经验的人在喝酒前总要先吃些食物垫垫底,防止喝醉。
二不宣过量饮用。虽然红酒、黄酒等口感温和,但它毕竟是酒,切勿轻视它,因为喝醉后,后劲比较足。而且适量常饮,对身体有益。
三不宜速饮。喝酒宜慢慢细品,放宽节奏,从容不迫,充分享受酒味,是真正的饮酒。酒中所含的粮食类、水果类成分营养,慢慢饮用容易吸收。
四不宜混饮。各种不同的酒混合起来饮用,易醉,而且还会产生副作用,引起肠胃不适。
五不宜酒后洗澡。酒后洗澡容易将体内贮存的葡萄糖消耗掉,从而使血糖含量大幅度下降,导致体温急剧降低,严重的还会引起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