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人的观念里,生活上的享受似乎总是身体健康背道而驰的,葡萄酒向我们证明了,只要不过度,享受和健康原是可以兼得的。1992年区艾-利森指出:在法国,人们经常食用富含脂肪类食品,法国人平均胆固醇含量也都不低于其它国家,但法国患心脏病死亡的比例,在各工业化国家中却是最低的,它的发病率只为美国的60%,而且平均寿命比美国人长寿的秘方,就在于经常饮用葡萄酒,以及其它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协调。
葡萄酒乐观的生活态度
如今葡萄酒已经进入了中国百姓的生活,成为了新时代的绿色健康饮品,其消费的增长率并不亚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究其原因最主要无外乎其健康保健作用。经过科学家数十年的研究与探索,已经将葡萄酒与健康打上了同等的符号。
世界著名医学博士、日本专家筱原秀隆先生有过一份震惊世界的报告:人体的酸性化是百病之源,当酸素在体内愈来愈多,不断堆积,量变引起质变,疾病就会产生。而现在导致酸性体质的因素非常多。在所有的酒精饮料中,葡萄酒是的碱性饮品,对鱼和肉及米麦类中的酸性物质有分解中和作用,而人体需要的就是碱性的物质。经过科学研究,烈性酒已被打上了有损健康的烙印,啤酒也只能处于中性的地位,而葡萄酒被证实对健康具有不可估量的潜在作用。
提到葡萄酒的功能,老生常谈无非是保健养颜或是务实的社交功能。而其对生活理念的影响方面却谈之甚少,或者就是风花雪月,太过阳春白雪的感性文字。
其实每次谈及此话题,并不推崇为了保健养颜而喝葡萄酒,一则性价比不佳,二则功效的显著还是存在或多或少的争议,更多只是建议作为锦上添花的功能。
当然葡萄酒社交功能的凸显,现阶段是大行其道,因为无论骑马、雪茄,还是钟表、高尔夫,都是受众较窄,而葡萄酒一般只要有餐的主流社交场合,都会穿插其中,某种意义上说葡萄酒甚至可称为“最普遍的社交语言之一”,不过这项较多功利。
而葡萄酒展现的功能还要扩散到生活。葡萄酒品鉴对葡萄酒爱好者生活理念方面的影响也是不可不谈的,谈到葡萄酒品鉴,对于初次接触的受众来说,往往觉得有些距离,总觉得葡萄酒工作者的嗅觉和味觉有着过人之处,尤其明显是嗅觉方面。
其实不然,甚至可以说绝大部分受众的嗅觉功能都足够灵敏,他们缺的其实是对多种香气的记忆和集中精神感受香气的能力,而这项的练习,其实并不麻烦。虽然市面上有一些香气样本的产品,但从我个人经验来说,作为爱好者完全不必购买。如果你有感受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心态的话,其实光你在平时生活经历中的积累,就已足够达到不逊于职业工作者的很强的嗅觉判断能力。
生活的阅历与积累
例如去超市买水果,为了判断是否新鲜,经常需要闻水果香气,而这一过程往往可以带来愉悦感,同时也能充实自己记忆的香气库。如果超市还有些不常见的水果,也不妨有意识去闻闻其气息,每一次闻香就是一次感受经历,也是一次香气的记忆(或复习)。所以说,有了感受生活中点滴美好事物的心态,买水果过程就会多些趣味性,也能增加对水果香气的记忆和提升集中精神感受香气的能力。
同样的例子很多,厨房做菜是感受香料和食材气息的上佳机会;去社区花园能感受花卉和植物叶芽气息;服装中皮夹克、羊皮袄等都是动物性气息的来源;咖啡、巧克力、烤杏仁这类也是生活常见之物;各地旅游可感受不同的特色水果、植物、花卉和食材气息;还有长相思常见的猫尿味,更是养猫族家猫砂的主导气息。通过这些平时生活中极易实践的方式,在增加生活愉悦的同时,也增强了对葡萄酒香气细节感知的能力。
总而言之,葡萄酒品鉴能力提升的关键之一,就在于培养关注细节和热爱生活的积极心态,这正最应该向大家倡导的葡萄酒带给我们的功能。
虽说葡萄酒对身体有好处,但是要在正确饮用的条件下,首先要适量。对于女性来说,每天应该不超过3个酒精单位。而酒精单位的算法有个公式:瓶上标示的酒精浓度(只取数字)×所喝的份量(以公升计)=酒精单位(约数)。拿一瓶酒精浓度为11%的葡萄酒计算,女士每天上限:270毫升(以每杯160毫升计,约1.5杯)。男性根据情况来定,可以将最高的酒精单位扩大至4个。当然的饮用方法是在佐餐时进行,因为葡萄酒中的酸与人体胃中的酸比较相似,可以帮助消化,增强吸收能力。但我们一般忌讳空腹时对葡萄酒的饮用,因为那样酒精在体内扩散的速度会非常快,人很容易醉倒。
同时我们还要改变我们葡萄酒的消费理念:从大量的超越极限的饮用发展到理性的有节制的适当的饮用;从大而全转为小而精;多喝好酒精品,少喝劣质粗糙的产品,慢慢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与饮用水平。所以,当美酒来袭时,你hold得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