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过端午!一年一度端午节又来啦!端午节,也叫龙舟节、龙日节。传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跳江自尽,后来人们就把端午节当作纪念屈原的日子。
端午节,在过去是一个非常不吉利的日子,古人称这一天为“恶日”,这一天阳气很盛,会产生“阳毒”,五月也被称为“毒月”。“端”意味着初始,只有把这一天过好,之后才会有好运,所以在端午节这天有很多禁忌。
要想赶走霉运,迎接好兆头,端午节这7大禁忌一定要看,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别不当一回事。
端午节有哪些禁忌?
1、粽子不宜多吃
端午节吃粽子是标配,也是一种仪式感,北方甜粽,南方咸粽,但是粽子其实吃多了不好消化,会增加消化酶的负担。特别是本身肠胃不是很好的人,吃太多粽子会容易引起肠胃不适,特别是肉粽、蛋黄粽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胆固醇。
不仅如此,粽子热量很高,一个咸粽子大概是400-500卡的热量,需要控制体重的朋友们更不能吃多。
2、不宜生娃
农村有一句俗语:“端午之日不生子,生子父母必克死”。古人认为,五月为“恶月”,而五月初五则是“恶月恶日”,所以在这一天出生的孩子运气都不好。
端午节不宜生娃的说法由来已久,早在战国时期,孟尝君因为出生于端午节这天,就被父亲弃养。好在母亲舍不得,才想办法把他寄养在外面,等到孟尝君长大后才将他带到田婴面前。
其实这是一个迷信的说法,根本没有科学依据,端午出生的人运气各有不同,肯定不会像古代谣言般穷途末路,所以大家也无须担忧。
3、不宜说“端午节快乐”
端午节是一个比较悲壮严肃的日子,跟祭祀缅怀有一定的关系,被视为屈原投江的受难日。
不同于儿童节,国庆节那样欢快,用“端午快乐”有点用词不当,为了表示尊敬,正确的说法应该是“端午节安康”。
4、不宜下河游泳
以前人游泳大都是在河里,没有游泳池,端午节正值雨季容易发生山洪,在河里游泳很危险。虽然现代游泳设备环境都远超以前,但是端午节天气炎热,身体燥热,遇到冰凉水的刺激,容易出现抽筋,难免会发生意外。
另外,古人认为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日子,尽量不要下河游泳,以免遇见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在现在看来,这说法不过是无稽之谈,但游泳还是要多注意安全。
5、不宜招惹“五毒”
民谣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五毒”是蜘蛛、 蛇、蟾蜍、蝎子和蜈蚣,据说在端午节这天,五毒毒性更强,所以大人一定要提醒家里的小朋友不要抓五毒,遇到也要避开。
6、忌戴大红大紫的珠宝
由于端午节是个缅怀先人的节日,所以不适合带鲜艳的珠宝首饰,什么红碧玺、红宝石等红色玉石珠宝,尽量不要佩戴,另外,紫色被古人称作尊贵色,端午当天最好也避开这个颜色,特别是祭祀的时候。
7、 不吃娘家粽
以前物资比较匮乏,经常吃不饱穿不暖,在端午节回娘家吃粽子会增加经济压力,后来就演变成嫁出去的女儿不要再回娘家吃粽子,一方面防止娘家生活越来越差,另一方面,还会带走娘家福气,影响娘家的气势和运势,现在看来,也是迷信。
端午节习俗有哪些?
1、赛龙舟
传说屈原落水,很多人划船追赶拯救,所以之后就有了五月五日划龙舟,寄托大家对屈原的哀思。
赛龙舟是端午节典型的庆祝方式,也是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像湖南汨罗、云南洱海、四川万县、云南德宏这些地方的赛龙舟都是比较有名的。
2、戴长命缕
长命缕,也叫续命缕、续命丝、长寿线等,是用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缠绕在一起做成的小饰品,在端午节当天,挂在小孩脖子上,可以避灾驱害,寓意平安顺遂。
3、点雄黄酒
古代喜欢在腰间挂上雄黄,或者用雄黄制成香囊,拿来驱除妖魔和蛇毒。小朋友还喜欢用雄黄酒在额头上写“王”字,以驱除瘟疫。
古语有云“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酒,是古时端午节的饮品,用雄黄碾碎制成,具有抗菌、驱虫的作用,这种习俗在长江流域比较盛行,但是现在不推荐大家饮用雄黄酒。
端午节饮酒可以选择纯粮食酱酒,比如东方国宾,优选茅台镇本地红樱籽糯高粱当原料,清澈无污染的赤水河河水酿酒,遵循大曲坤沙工艺,纯天然发酵,不添加任何外来成分。
端午佳节,饮一口东方国宾酱酒,吃一口香喷喷的粽子,粽香酒更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