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葡萄酒世界有句俗话:
看懂了酒标
你就看懂了葡萄酒
从酒标中,你可以看出葡萄酒名称、葡萄品种、收成年份等有效信息。只要经验足,眼睛毒,什么100元的“拉菲”,xxx的xxx,扫一眼酒标酒原形毕露,当然了,有一样数据虽然像酒容量一样明标实码地印在酒标上,你却无法分辨。
可能有的朋友已经猜到了
这一期说的是酒精度(ABV)
首先我们先科普一下什么是酒精度(ABV)
酒精体积分数是国际通用的标准酒度表示法。它是指在20℃时,酒中乙醇的体积百分比,一般用“xx%(ABV)”来表示。
所以,如果一款酒的酒精度标注为“30%(ABV)”,即中国人所说的“30度”,那就意味着100ml的这款酒中,乙醇的含量为30ml。酒精体积分数表示法是由法国著名化学家盖•吕萨克(Gay Lusaka)发明的。
那为什么说,
上面标的酒精度可能是名不副实呢?
在此前,业内著名刊物《葡萄酒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Wine Economics)曾在一项研究调查中分析了超过10万种葡萄酒,他们发现葡萄酒标签 低估 了新世界葡萄酒的真实酒精含量0.45 %(ABV),旧世界葡萄酒0.39%(ABV)。
这酒精度差距有点大啊…
酒厂们岂不是在造假么?
不过嘛,其实葡萄酒酒标上得酒精度出现差别也是情有可原的,法律上市允许酒厂们标注的酒精含量存在误差。
在美国,对于酒精度(ABV)低于14%的酒,酿酒厂允许有+-1.5%的差异。而酒精度(ABV)高于14%的葡萄酒,则允许有+-1%的误差。相对而言,欧盟法律就稍为严格些; 欧盟允许0.5%的ABV变化。
初看1%、1.5%(ABV)似乎并不多,但考虑到葡萄酒在酒精度(ABV)普遍在的11.5%~14.5%的范围内,上下1.5%(ABV)可说是误差相当大了。
那为何酿酒师要在酒精度这事儿上“造假”呢?
1.降低税收
有些葡萄酒生产国譬如美国,他们的的会对酒精度超过14% ABV的葡萄酒的税率要高于酒精含量较低的葡萄酒。因此,一个酒厂可能会将其14.5%的ABV酒标为14%,以获得较低的税率。
2.便于消费者接受
受全球变暖的影响,世界各大产区的葡萄普遍积累了比过去更多的糖分,导致葡萄酒的酒精度在逐年攀升(当然了,葡萄含糖量的提高可不仅仅影响酒精量了,今天暂且不聊这个)
葡萄酒大师约翰•萨尔维( John Salvi NW )曾发表文章专门论述全球变暖对波尔多葡萄酒酒精度的影响。
他写道:“1948年木桐城堡红葡萄酒(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 Pauillac, France)的酒精度仅有10.5度——刚好达到合法最低酒精度,但是近年来玛歌城堡(Chateau Margaux)的玛歌白亭白葡萄酒(Pavillon Blanc du Chateau Margaux,Margaux, France)和修道院城堡红葡萄酒(Chateau La MissionHaut-Brion, Pessac-Leognan, France)酒精度最高竟达到15度。而波尔多葡萄酒的理想酒精度数为12.5度,因为波尔多葡萄酒并不追求强劲,而是追求优雅、精致和细腻,高酒精度往往会破坏这些特征。”
约翰•萨尔维( John Salvi NW )
可想而知
葡萄酒酒精度增加了
但人们普遍认知并没有相应地跟进
举个例子,在20世纪60年代,纳帕谷赤霞珠的酒精度(ABV)大概在12%到12.5%的之间——消费者已经习惯了“帕纳古赤霞珠的酒精度大概是12度”的认知,他们可能会酒精度高达15的纳帕谷赤霞珠吓跑,认为他们不正宗,所以酿酒师便只好在法律允许的限度下写低酒精度,便于消费者们接受。
最后
我想说的是
没必要太在乎酒标上的酒精度
一款好酒
无论是低至8度、还是高至50度
它依然是一款好酒
而我们迷恋的的
不是它的酒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