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之际
很多北方人用上了各种御寒黑科技
就连傲娇的南方人也喜提了冬装
北有暖气,南有空调
再不济还有秋裤
大家都为拥有现代化的取暖工具
而感到沾沾自喜
但是,在物质匮乏的古代
那些没有秋裤、也没有空调暖气
更没有御寒黑科技的古人
到了冬天该怎么办呢?
他们都不怕冷的吗?
实际上,古人也是怕冷的
他们为了在冬天取暖
把智慧也发挥到了极致
最早的集中供暖——篝火
先从最原始的古代部落说起,别说秋裤,他们连衣服都没有,光着膀子只用两块树皮作衣,想想都觉得冷啊,他们冬天采取的取暖方式,简单而粗暴——篝火。
我们现在的篝火晚会是为娱乐,而古人是用来取暖的,别看他们蹦着迪似的围着一推柴火转,如果不抖一会,这些老祖宗牙齿都得冻得直哆嗦,这种最简单直接的方式,成为了他们唯一的取暖方式。
他们
面对疾风与寒冬
只能选择篝火前集体尬舞
获取那仅有的温暖
取暖终极进化——火炕
人总是会进步的,何况是充满智慧的古人。为了解决一边蹦迪一边取暖这一极耗费体力的弊端,他们发明了火炕,并且传承至今,东北的朋友应该相当受益。
火炕是从汉代就开始用的,何为火炕?即用砖头砌成一个床,把下面掏空用来烧柴火之类的,形成一个会发出热量的“火炕”,就说古人机智吧!盘腿坐着也行、躺着也行,再来两杯小酒,唠唠家常吹吹牛,要翻的友谊小船都能给它喝得四平八稳了,两个字:暖和!
从此
他们远离了篝火前的蹦迪
在炕上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
古人的暖手宝——手炉
取暖,又怎么少得了御寒黑科技暖手宝呢?可古人的暖手宝可不是灌点热水或者插个电就成的,有些装备普通人可是望尘莫及的。
相传隋朝时期便有手炉这一神器了,如果你爱煲古装剧,肯定对它不陌生,斗篷+手炉,在冬天里可是宫廷女主们的标配。手炉即是碳炉,主要用碳,用一个瓦器装着,随手捧在手心。手冷了,捧着暖和暖和,有人惹你了,还可以当成个手榴弹扔过去(彦祖瞎掰的)。
这个手炉还有个讲究,是分等级的哦!穷苦百姓用草灰,日子稍微富裕的人家可以用劈柴,王公贵族才能用炭。在封建社会,炭作为一种奢侈品,普通百姓可买不起。所以,当时随身带着碳的人,你可真惹不起。
古人的抗寒饮食——火锅
你以为火锅是现代人发明的?那只能说你 too young to simple 了。
在冬天吃饭,菜一端上桌子马上就凉了,这可咋吃?所以极具美食天赋的古人发明了火锅。火锅是什么时候兴起的?相传清朝的康熙皇帝到吉林一带微服私访,一农户请他吃饭,只放一个炭火盆,盆上放一个铜勺,勺内有肉、蘑菇与白菜。康熙吃得很香,便问菜名,主人随口答道:炭火锅。在这之后,清朝的火锅盛宴便开始盛行了,在大雪纷飞的皇宫里,可谓美滋滋。当然,现在的我们也是美滋滋的。
除了火锅之外,古人还有一个很有情调的取暖方式,那便是 喝酒 。
古人喝酒取暖是源自哪个朝代,具体也说不清楚,但无论是哪个朝代,很多文人雅客的诗歌里都曾有冬天喝酒的描述,最为经典的当属白居易的《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大雪将至,暮色沉沉,诗人与朋友在“红泥小火炉”四周围坐,总感觉不够尽兴,还得来两杯酒才行。
王家卫的电影《东邪西毒》中也有一句经典台词描述喝酒暖:“你知道喝酒跟喝水的区别吗?酒,越喝越暖;水,越喝越冷。”在寒风肆虐,抱团取暖的日子里,为了抵抗严寒,喝点酒,祈求温暖过冬。这种最为直接的取暖方式,古代人当然也不会抛弃。
那么问题来了,喝酒真的可以温暖身体吗?
如果你试过在冬天喝酒,就会真切的感觉到身体变暖和。因为酒精从小肠黏膜进入血液后,会促进皮肤表皮的毛细血管的扩张,使皮肤表面的血液流量加快,让你产生温暖的感觉;酒精也会让你的温感变弱,驱走你的寒冷感觉。(但是,酒虽然会让你感觉温暖,但它并不会让你的身体真的发热。所以大家千万不要把喝酒当作“人体加热剂”了)
同时,葡萄酒还能让你的内心“暖和”起来。酒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朋友一起把酒言欢,能冲淡冬天里的寂寥感。特别是像彦祖这样的“独居青年人”,冬日里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和三两好友在温暖的家里一起品美酒唠家常啦!
在每一个寒冬里
能够让人感到温暖的方式有很多种
你可以舒服的躺在被窝里闭门不出
你也可以豪气的连开3天空调暖气
你还可以肆无忌惮的穿着两条秋裤
......
但在这个寒冬
不妨来一杯 张裕解百纳
已有87年历史的张裕解百纳
陪伴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承载了很多或朴素或温馨的生活故事
见证了无数人的温暖瞬间
在冬天来一杯,暖胃更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