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当我们谈起葡萄酒能联想到的形容词大多是“高端”、“优雅”等等。的确,在葡萄酒诞生的初期,它确实是高端的代名词,因为那时没有干净的水源,而酒精有杀菌的作用,人们发现饮用葡萄酒能够更加的长寿,但又因种植酿造技术有限,所以那时的葡萄酒仅供皇宫贵族享受。不过那已经是几百年前的事情了,葡萄酒早已作为一种日常消费品,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在中国大众也普遍认为进口的葡萄酒因为税费的原因也一定是比国产葡萄酒要昂贵很多的,但事实却是国产葡萄酒的生产成本其实比国外大约高出50%,在过去的十年里,国产酒的市场占有额也从90%下滑到65%。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影响葡萄酒价格的几个关键因素吧!
No.1 原材料:葡萄的成本差异
葡萄的成本包含了哪几个因素呢?
A:葡萄园的土地成本。比如勃艮第特级田寸土寸金,地价是十分高昂的,如今中国的热门葡萄酒产区:宁夏的地价也在上升中。
B:葡萄的收获方式。人工采收的成本相对较高,但对于特定的葡萄品种,机器上不去的峭壁陡坡无法实现机械采收,就只能选用人工的方式采收。
C:产量及葡萄的选用率,当然产量越高,选用率越高成本越低,但是产量和质量又呈现了一定的负相关。另外,各个国家葡萄酒的法律法规不同,不同的葡萄酒产区对产量对限定也是不一样的。
D:葡萄品种本身的价格差异。有些葡萄品种易于生长且特别高产,不需太多人工照料,而有些则反之。另外,市场需求也会影响葡萄品种的价格,比如在澳洲巴罗萨,1985年时,一吨霞多丽的价格是420澳币,而到了1989年时就已经变成了1600澳币。
E:葡萄园本身的规模大小,10公顷的葡萄园和100公顷的葡萄园的平均管理运营成本肯定会不一样。
No.2 生产及酿造成本差异
酒庄酒和酒商酒和合作酒庄的成产成本是不一样的。就好比私房菜和酒店自助餐厅以及连锁餐厅出品的同一款菜肴成本当然也有所不同。另外最终葡萄酒出品的时间周期长短,以及选用哪些酿酒设备设施等等都是影响价格的因素。
No.3 包装及运输成本
选用哪种材质作为酒标成本会不一样,比如纸张和金属标的价格肯定不一样咯,过度包装的酒成本自然也会更高。另外,特殊的形状和重型瓶价格也会更高,因为都不是量化生产的产品。再者,选用什么方式封瓶,天然木塞或合成塞,或者螺旋盖的成本都不一样。再者,运输选择陆运还是海运还是空运,选择哪个运输公司、从哪个港口出发等等所产生的成本都不一样。
No.4 酒庄销售模式及市场营销成本差异
酒庄是选用代理商,分销商还是直销,成本差异会比较大。当消费者在不同渠道去购买葡萄酒时成本也会不一样,比如餐厅,超市,以及葡萄酒门店等等。另外,当我们去选择一款产品的时候,我们都倾向于选择一款知名的品牌,去勃艮第想喝白葡萄酒我们想起了Chablis,到了托斯卡纳想和红葡萄酒我们想到Chianti等等。这些品牌都是一些无形资产,但对消费者来说也是一种质量保证,但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品牌溢价。另外就是营销成本了,当我们看到某款葡萄酒铺天盖地的广告,各种营销活动时,其实我们需要知道:羊毛是出在羊身上的。另外,我们需要知道的是,申请有机认证,葡萄酒评分等等都会产生一些费用。
No.5 政府扶持及税费差异
在欧洲,葡萄酒是属于农产品,政府会给予高额补贴。而在中国,葡萄酒是属于工业,没有像欧洲一样的高额补贴。关税方面,不同的酒的类型关税会不一样,不同国家也会不一样,这和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协定有关,比如现在智利的葡萄酒已经对中国是零关税,只征收10%的消费税。澳洲的葡萄酒关税也一降再降,预计在2019实现零关税。而且,这对于欧洲国家来讲,要参与这场市场竞争,降税也一定会是趋势。
国产葡萄酒虽然不需要关税,但是因为国家没有补贴,以及昂贵的地价,以及粗放型的生产方式,最终的生产成本会比一般的进口酒高出50%,所以想当然认为国产酒比进口葡萄酒便宜的想法是欠妥的哦。但是近年来国产酒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也变得越来越有竞争力了!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