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来晚了,先自罚三杯吧”、“三杯为敬,不然可不诚心哦”、“三巡后才能敬酒”.....生活跟酒桌里,常常会有被罚酒三杯的人。“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许多地方酒桌上都看重“头三杯”。好像还有许多跟三有关的讲法,现在就为大家谈谈数字“三”的门道。
罚也三杯,敬也三杯!这个“三”究竟有什么讲究呢?
“三杯文化”的起源
“三杯文化”源于古代,古人倡导饮酒有节,饮不过三爵,过则违礼,不做“三爵不识”之人,即是说正人君子饮酒,三爵而止,饮过三爵,就该自觉放下杯子了。那么古时的三爵酒到底是什么呢 ?
◆一爵:喝酒时,主人必须先于客人饮酒,是为“献”。这种礼俗起源很悠久,主人先饮,包含了向客人暗示“酒里无毒”,可以放心饮用之意。
◆二爵:主人饮过之后,客人亦须饮酒以回敬主人,是为“酢”。之后,主人为劝客人多饮,自已必先饮以倡之,是为“酬”。
◆三爵:客人在主人饮过之后也举起酒杯畅饮,是为“应酬”,即以此回应主人的厚意。普通的敬酒,即以这三爵为度。
罚也三杯,敬也三杯!这个“三”究竟有什么讲究呢?
连敬三杯
自古以来,人们对“三”就有一种特殊的理解,“三”为成礼之数,诸如结婚要“拜天拜地拜高堂”,三拜方算礼成;做事讲究“三思而行”,考虑周全方行事,敬酒需“三巡”,方显礼节周到,等等。而敬酒用“三杯”,说明敬酒者的诚意满满。《礼记·玉藻》记载:“君子之饮酒也,受一爵而色洒如也,二爵而言言斯,礼已三爵而油油以退。”这便是古代敬酒礼节的佐证,即以这三爵为度。演变到了今天为了表达敬意,往往就需要连敬三杯了。
罚也三杯,敬也三杯!这个“三”究竟有什么讲究呢?
连罚三杯
“连罚三杯”借鉴上面连敬三杯的事例,也许罚酒三杯也是由“圆满”之意引申而来的。被罚者每喝一杯酒,对自己的”错误“认识就加深一层,所以连罚三杯是用来测试被罚者有没有认识自己的错误的礼节。
总而言之,在至今的酒局中,连续喝三杯通常都是酒友们用来调节氛围或是劝酒的说辞罢了,罚酒三杯也不是一种劝酒的办法,却已经成为了一种简单的酒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