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Proof of Work,工作量证明),简单粗暴,就是组织庞大的算力,来解一个难度非常高的数学题,你拥有的算力越多,解题越简单,获得的比特币也就越多,可谓是“多劳多得”的典型代表。我们都知道比特币使用的就是PoW 共识机制, 比特币已经运行了10年, 这种机制也得到了证明。
我们记得第一次碰到工作量证明这一概念时感到很费解,对这种表述方式很头疼,掌握了POW机理后才真正明白,通俗讲就是“通过工作以获得指定成果,用成果来证明曾经付出的努力”。
驭凡教育的区块链资深老师表示:其实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经常使用工作量证明,比如学生考试成绩,毕业证以及驾照等,这种证明方式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往往需要很大的工作量才能拿到指定成果,但这个成果很容易验证。
因为我们一般很难去实时监督一个人是否真的付出了这些工作量,所以只能使用工作量的结果来证明。
POW的核心要义为
算力越大,挖到块的概率越大,维护区块链安全的权重越大。
相对其他共识机制而言,POW逻辑简单,容易实现,容错达50%,其安全有严格的数学论证。
POW优点:
1、挖矿难度自动调整:工作量证明的难度采用移动平均目标的方法来确定,即使得难度指向每小时生成区块的速度为某一预设的平均数。如果区块生成的速度过快,那么难度就会提高。
2、理想状态下,PoW机制可以吸引很多用户参与其中:越先参与的获得越多,会促使加密货币的初始阶段发展迅速,节点网络迅速扩大。
3、通过“挖矿”的方式发行新币:把代币分散给个人,实现了相对公平。
PoW缺点
1.算力是计算机硬件(Cpu、Gpu等)提供的,要耗费电力,是对能源的直接消耗,与人类追求节能、清洁、环保的理念相悖。不过,如果非要给“加密货币”找寻“货币价值”的意义,那么这个方面,应该是最有力的证据。
2.这种机制发展到今天,算力的提供已经不再是单纯的CPU了,而是逐步发展到GPU、FPGA,乃至ASIC矿机。用户也从个人挖矿发展到大的矿池、矿场,算力集中越来越明显。这与去中心化的方向背道而驰,渐行渐远,网络的安全逐渐受到威胁。有证据证明Ghash(一个矿池)就曾经对赌博网站实施了双花攻击(简单的说就是一笔钱花两次)。
3.比特币区块奖励每4年将减半,当挖矿的成本高于挖矿收益时,人们挖矿的积极性降低,会有大量算力减少,比特币网络的安全性进一步堪忧。
随着时间推移,PoW共识机制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它不仅效率低下,同时也浪费了太多能源。
如果您想深入了解更多的区块链的知识,驭凡教育“区块链项目管理咨询师” 课程是您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