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区块链行业蓬勃发展,应用场景不断扩展,我国在区块链技术上的投资不断增加,各企业也积极布局区块链。近日,两大国有银行公布了多项相关专利。区块链能给银行带来哪些好处?将怎样影响银行业的发展?
国有大行在区块链技术布局方面动作频频
近日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悄然公布了多项区块链相关专利,主要涉及终端数据的升级、文档进行编辑产生的数据加密、安全保护等方面。
多家银行公布区块链专利
来自天眼查数据显示,近日,工商银行公布多项区块链相关专利,包括“区块链共识系统及方法”、“基于区块链的文档编辑方法、装置及系统”、“基于区块链的终端升级保护系统及方法”、“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存储方法及系统”等。
据驭凡教育了解,工商银行上述公布的多项专利主要涉及终端数据的升级、文档进行编辑产生的数据加密、安全保护等方面,例如,包含物联网后端和多个终端、打包升级数据,向所述区块链网络中其他区块链节点发起交易申请,将所述升级数据共识至所述区块链网络等。上述专利申请日均在2020年4月。
无独有偶,中国银行也在近日公布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信息管理方法及装置”、“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捐赠物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个人信息管理方法及装置”、“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跨境支付方法及装置”等多项区块链相关专利,申请日期也均在2020年4月。
“无科技不金融”,区块链在银行应用中的优势正在逐步渐显,得益于去中心化、开放性、匿名性等特点,区块链能够为传统银行业务的增信、降本、提效等产生积极作用。一位国有大行金融科技业务人士介绍称,区块链专利作为银行在区块链创新成果的外在体现,可以一定程度上代表银行发展区块链技术的专业水平,另外区块链专利所展现出的排他性,也能够为银行在区块链技术的实际运用中形成独特的竞争力。
苏宁金融研究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孙扬认为,区块链专利可以帮助银行建立知识产权“护城河”,避免被收专利费。在孙扬看来,有专利就意味着有原创和硬核技术,有硬核技术,银行发展相关业务也将更有底气。
形成技术保护壁垒
据了解,银行最早申请区块链专利的时间可以追溯至2016年,据零壹智库统计数据显示,从2016年到2019年12月,银行区块链专利申请数量从11项增长至433项,数量翻了39倍左右,参与区块链专利申请的银行从2家增至15家。专利申请数量最多的三家银行分别是微众银行、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数量分别为288项、50项和40项。
时间进入2020年,更多银行也开始倍速抢占区块链专利高地,2020年4月,在互动平台上回答投资者提问时透露称,目前该行已有1项区块链专利授权,另有15项专利正处于申请状态。
区块链专利一方面可以鼓励底层技术及基础设施的研发创新,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展应用场景,使技术与业务较好地结合起来,最终为营造创新氛围、推动产业升级发挥积极作用。
上述国有大行金融科技业务人士直言,区块链专利的申请与区块链解决方案的组建密切相关,当一项运用了具体专利的解决方案能够直击业务痛点,并且还能被市场广泛运用的时候,它就具有了口碑,能够产生商业价值,从而转化为机构的营收与利润组成。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人工智能与变革管理研究院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刘峰也同样认为,区块链专利对于银行而言有积极影响,首先,专利是知识成果的标志,也代表了大量的技术投入,对于银行机构本身也是一种技术能力的体现。其次,专利保护的内容容易形成技术保护壁垒,加强自身知识领域的攻防能力。专利主要还是帮助银行机构旗下的相关金融科技公司来进行业务转型和创新,最终形成新的业务流带来资金流。
聚焦至主业相关领域
作为新技术中奠定“先入”优势的基础,区块链专利正在逐渐成为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各大商业银行均希望能够通过将区块链技术与业务融合,实现系统智慧化升级。
不过仍需要看到,虽然银行在区块链技术应用上有项目落地,但是各家银行的应用场景探索方向不同,行业应用价值依旧未得到充分体现。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此前在撰文时也指出,区块链以大量冗余数据的同步存储和共同计算为代价,牺牲了系统处理效能和客户的部分隐私,尚不适合传统零售支付等高并发场景。
拿到区块链专利后,商业银行如何积极尝试?刘峰认为,专利是研发的最早期的阶段,形成专利之后,就可以去把一些相关技术开发出来,用到业务里尝试。商业银行需要积极拥抱该技术,提升自己的技术护城河,构建新业务壁垒,打造新的场景化金融。因此需要加大投入,无论是战略还是战术上都需要重视。
“商业银行还是要将区块链研发聚焦到和主业相关领域上来,另外,要能够通过区块链帮助业务解决问题,比如提升业务效率,提升信用的传递和信任。有了专利就可以对外授权,收专利费,同时可以基于专利的核心技术搭建自主产权对外平台,进行金融科技输出,通过金融科技带动资产业务发展。”孙扬表示。
海量而专业的区块链知识,在这里,您会得到更多的干货,(驭凡学堂) 公号期待你的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