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国古代条件差,没有温度计等仪器可供使用,哪会像我们现在各种高科技这么方便,同情古人一秒。所以古时在酿酒过程中只能采用人工仔细观察发酵的变化情况,以保证整个发酵的正常进行。在这个发酵过程中,普遍采用“五齐”与“六法”来保证酿酒的成功。 所谓“五齐”,《周礼·天官》中讲:“酒政举酒之改令……辨五齐之名:一曰泛齐,二曰醴齐,三曰盎齐,四曰醍齐,五曰沉齐。”也就是说把整个发酵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
查看全文 >
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记载:“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就因为这段记载,因此长期以来,许多人都把杜康作为中国古代酿酒的最早发明人,尊称他为造酒祖师。其实,杜康只是一个酿酒的高手,而不是中国最早发明酿酒技术的鼻祖。杜康是夏朝中期的一位国王,夏启的五世孙,生活在公元前20世纪,距今约4100年的历史。在古典文献《世本》中记载:“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而绝旨酒,...
查看全文 >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了药物1892种,集古今之大成,里面当然免不了一些神奇的药物。书中有一药物触目惊心,叫做《人肉》,记载了人身体的毛发、指甲、牙齿、屎尿、唾液、乳汁、眼泪、汗水、人骨、胞衣、体垢、月水、阴茎、人胆、结石…无一不可入药。其中一种叫做“两脚羊”的“药物”,李老这样描述:“古今乱兵食人肉,谓之想肉,或谓之两脚羊。”羊肉为珍馐美味,作药膳可以补体虚,祛寒冷,温补气血,但乱世饥荒之年,...
查看全文 >
近日,综艺《典籍里的中国》迎来第一季收官。节目讲述了令人热血沸腾的中国文化传承故事,掀起了一股古籍热潮。粉丝们纷纷留言表示期待第二季节目,虽然现在第二季还没被提上日程,但我们也可以先来一场「典籍里的中国葡萄酒」过过瘾!今天,请大家跟随张裕穿越千年的时空,体会古籍中的中国葡萄酒文化!诗经为此春酒,以介眉寿《诗经》为我国古代诗歌开端,文墨典雅又信息量十足。《诗·豳风·七月》中记录了古人以葡萄酿酒祝福长...
查看全文 >
黄酒的药用价值,是任何酒种所无法比拟的。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详述了69种黄酒泡制药材治百病的秘方。《汉书。食贷志下》:“酒,百药之长”,说的就是黄酒。《神农本草经》:“大寒凝海,惟酒不冰,明其热性,独冠群物。药家多须以行其势”。即使在科学已相当发达的今天,许多中药材仍须以黄酒泡制方可助其功效。古时地方官员把“醪酒”当作珍品向王室进贡。相传,春秋时,齐国君齐景公朝拜崂山仙境,谓之“仙酒”;战国时齐将...
查看全文 >
葡萄,我国古代曾叫“蒲陶”、“蒲萄”、“蒲桃”、“葡桃”等,葡萄酒则相应地叫做“蒲陶酒”等。史书中关于葡萄酒的最早记载是司马迁的《史记.大宛列传》:“宛左右以蒲桃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年不败。”“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桃。”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欧亚种葡萄,是汉武帝建元年间张骞出使西域时从大宛带来的。据《太平御览》记载,汉武帝时期,“离宫别观傍尽种蒲萄”,可见汉武帝对葡萄的重视...
查看全文 >
古人对酒和养生的关系早有认识,认为酒可以提神补气、舒筋络骨。于是,古人将药物掺入酒中,作为保健延年的饮品。它们大多是酿造成的,即使药物与酒醪混合发酵,在发酵过程中,药物成分不断溶出,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药酒中国古代的药酒属于配制酒,是以发酵酒、蒸馏酒或食用酒精为酒基,加入可食用的花、果、动植物或中草药,以食品添加剂为呈色、呈香及呈味物质,经过浸泡、煮沸、复蒸等工序加工而成的改变了其原酒基风格的酒。殷...
查看全文 >
最早酿酒用曲的国家不是随便什么东西烂了都能叫酒的。酿酒有两个重要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一是淀粉糖化,二是酒精发酵。这两个过程必须由糖化菌,酵母菌来进行。微生物多了去了,能出酒的不多,培养出来更不容易我国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武丁时期就已掌握了微生物“霉菌”生物繁殖的规律,已能使用麦芽、谷芽制成蘖,作为糖化发酵剂酿醴,使用谷物发霉制成曲,把糖化和酒精发酵结合起来,作为糖化发酵剂酿酒了。《尚书》就有“若作...
查看全文 >
茅台酒因茅台镇得名,茅台镇却因茅台酒而扬名。据考证,茅台酒起于秦汉,熟于唐宋,精于明清,尊于当代。咳咳,说到这里小编我忽然想整碟花生小菜,就着茅台酒香跟大家引经据典地聊聊茅台酒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目前,关于茅台酒的最早的记载要数司马迁的《史记》了。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载:“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大行王恢击东越,东越杀王郢以报。恢因兵威使番阳令唐蒙风指晓南越。南越食蒙蜀枸酱,蒙问所从...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