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泸州高粱红了”,9年打造文化IP的背后是“逐本”竞争

作者:微酒 时间:2022-09-06 阅读:225

又见“泸州高粱红了”,9年打造文化IP的背后是“逐本”竞争


又见“泸州高粱红了”,9年打造文化IP的背后是“逐本”竞争


图文无关


盛夏七月,泸州高粱红了。


7月19日,由泸州老窖联合文学期刊《十月》杂志社主办的“泸州高粱红了”2019文化采风之旅在酒城泸州举行,著名作家、编剧、诗人走进泸州老窖有机高粱种植基地,感受高粱丰收之喜,见证泸州老窖有机酿造的源头,共启一场农耕文明、文学创作融合交织的文化盛事。


又见“泸州高粱红了”,9年打造文化IP的背后是“逐本”竞争


“泸州高粱红了”文化采风之旅自2011年启动以来,已走过9个年头,成为泸州老窖独树一帜的文化活动,多年来众多文学家、艺术家、诗人等名家汇聚酒城泸州,以中国白酒为载体,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今年的活动再次与当今文坛的大家携手,共同演绎了酒与文化的有机融合,留下了关于文学与美酒的精彩辞章。


01


文学界大咖采风邂逅“泸州高粱红了”


盛夏的酒城,红梁似火,酒香四溢。电视剧《乔家大院》《诚忠堂》作者、编剧朱秀海,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江苏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鲁敏,中国作协全委、《作家》杂志主编宗仁发,《十月》杂志主编陈东捷,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李修文等文学界嘉宾循香而至。


又见“泸州高粱红了”,9年打造文化IP的背后是“逐本”竞争


又见“泸州高粱红了”,9年打造文化IP的背后是“逐本”竞争


又见“泸州高粱红了”,9年打造文化IP的背后是“逐本”竞争


嘉宾们亲临泸州老窖有机高粱种植基地体验、采风和创作,深入田间地头获得了丰沛的创作灵感。采风期间,嘉宾们还走进“中国第一窖”——1573国宝窖池群,和泸州老窖天然藏酒洞——纯阳洞,感受中华酒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泸州老窖打造的从田间到餐桌的有机健康文化。


02


国宝窖池群旁对话“酒与文学”,文坛大家们讲了啥?


在“泸州高梁红了”文学座谈会上,嘉宾们围绕美酒、生活与文学创作展开交流与讨论,碰撞灵感,分享心得,在1573国宝窖池群旁开启了一场穿越446年的灵感对话。


又见“泸州高粱红了”,9年打造文化IP的背后是“逐本”竞争


座谈会上,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林锋表示,作为国有大型骨干酿酒企业,泸州老窖秉承“天地同酿,人间共生”的企业哲学,大力推动以白酒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文化传承、融合和创新,增强和引导文化自信。


林锋提到,“2011年,泸州老窖基于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首次启动‘泸州高粱红了’文化采风之旅,通过艺术、文学、民俗与中国白酒文化的珠联璧合,不断弘扬和丰富着灿烂的中国诗酒文化。如今,‘泸州高粱红了’已进入第9个年头,众多文学名家亲临泸州老窖糯红高粱基地,深入田间地头,书写了众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成为行业独树一帜的文化活动。”


又见“泸州高粱红了”,9年打造文化IP的背后是“逐本”竞争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江苏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鲁敏女士谈到,“酒与文学有着共同的基因。”她表示,“文学艺术的创作,就像发酵的酒分子一样,需要一点点分解勾兑,加上现代的元素才变成当下的口味,值得我们回味。”


又见“泸州高粱红了”,9年打造文化IP的背后是“逐本”竞争


《十月》杂志主编、编审陈东捷在座谈会上谈到,“中国自古以来酒和文是不分家的。如果把酒字去掉,中国文学的半个文学史就没了,特别是诗歌将会逊色很多。”他坦言,泸州老窖是一个有文化情怀的企业,连续九年举办“泸州高粱红了”文化采风之旅活动,为文艺工作者提供这一场美妙的旅程。


又见“泸州高粱红了”,9年打造文化IP的背后是“逐本”竞争


又见“泸州高粱红了”,9年打造文化IP的背后是“逐本”竞争


又见“泸州高粱红了”,9年打造文化IP的背后是“逐本”竞争


03


从农田到餐桌,泸州老窖让中国白酒的质量看得见


泸州老窖是中国四大名酒之一,具有千年的酿酒史,其技艺传承至今已有23代人、690余年,被誉为“浓香鼻祖”。为了坚持浓香型白酒的“纯正血统”,泸州老窖一直采用川南糯红高粱酿酒,并坚持传统的“单粮”酿造工艺,所酿之酒口感更为净爽、醇厚。


又见“泸州高粱红了”,9年打造文化IP的背后是“逐本”竞争


2001年,泸州老窖于行业最早提出“有机高粱”的种植标准,从土壤、种子、原粮到酿造蒸馏再到灌装生产,全产业链施行有机化管理,从酿酒原粮生产环节入手,主动掌控酒体质量,保证每一滴酒源头的天然和安全。


泸州老窖国窖人一直把有机高粱种植视为白酒生产的“第一车间”。嘉宾们在“第一车间”里探寻泸州老窖酿造的源头,亲身体验了泸州老窖从田间到餐桌的有机健康文化,见证了泸州老窖酿酒人对匠心匠艺的坚守。


又见“泸州高粱红了”,9年打造文化IP的背后是“逐本”竞争


事实上,保证产品质量,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产品是泸州老窖一直不断修炼、提升的内功。泸州老窖坚持“让中国白酒的质量看得见”理念,目前已建立了从原粮种植到酿酒生产再到质量检验全产业链的质量技术标准体系,开展系统化的供应链质量管理,形成了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的质量管理体系。


又见“泸州高粱红了”,9年打造文化IP的背后是“逐本”竞争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泸州老窖通过对有机高粱标准化种植、产业化经营模式,实现了以工业反哺农业,以发展回馈社会,体现了泸州老窖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成为产业扶助农业领域的杰出标杆。


微酒点评:


“泸州高粱红了”文化采风之旅活动以艺术、文学、民俗与中国白酒文化的融合的方式,在长期主义的战略思想之下,已经打造成泸州老窖在“封藏大典”外又一文化IP。


不过,在文化IP和精准扶农的背后,我们更关注这种“逐本”竞争在品质消费时代筑起的竞争门槛。


众所周知,随着品质消费意识的崛起,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也从“餐桌”延伸到了“田间”,同时,品牌竞争的战火也“烧到”了生产的源头。显然,泸州老窖坚持对有机高粱基地这个“第一车间”的打造,在迎合消费趋势的同时,也推动企业站在产业链的源头筑起产品品质的高墙壁垒。


必须注意的是,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之下,依靠高明的营销打法构建的竞争壁垒越来越脆弱,而从产品的源头——生产原料环节就开始管控品质,从而积累出的全产业链优势却是任何一个对手都难以在短时间内模仿的。


由此来看,从9年之前,泸州老窖便已开始重视这种源头的管控,既体现一个企业的战略远见,更让行业看到一个企业对品质长期坚守的内在基因。


又见“泸州高粱红了”,9年打造文化IP的背后是“逐本”竞争


看都看完了,还不点这里试试


又见“泸州高粱红了”,9年打造文化IP的背后是“逐本”竞争


上一篇:时势造英雄!被称为最“寒酸”的白酒香型,将迎来属于它的时代

下一篇:中秋团圆佳节,4款适合阖家共饮的酒,好喝不上头,实惠上档次

猜你喜欢

茅台开盘跌停!昔日最高803元,跌至今日549元!一周缩水750亿!

茅台开盘跌停!昔日最高803元,跌至今日549元!一周缩水750亿!

2023-02-04 263
一杯白酒等于几瓶啤酒?这么喝才不吃亏

一杯白酒等于几瓶啤酒?这么喝才不吃亏

2023-01-10 698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酒为何要倒满,而茶不能倒满?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酒为何要倒满,而茶不能倒满?

2023-03-07 901
京东X百威深化合作,百威成为京东超市啤酒品类舰长

京东X百威深化合作,百威成为京东超市啤酒品类舰长

2022-08-28 942
中国“最好酒”的3个省,山东“大葱配白酒”,云南“千杯不醉”

中国“最好酒”的3个省,山东“大葱配白酒”,云南“千杯不醉”

2023-02-02 278
古人饮酒时,饮的究竟是什么?

古人饮酒时,饮的究竟是什么?

2023-03-02 824
酒,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

酒,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

2023-01-14 591
酱香型白酒这么贵的理由是什么(酱香型白酒哪个牌子便宜又好喝)

酱香型白酒这么贵的理由是什么(酱香型白酒哪个牌子便宜又好喝)

2023-03-14 836
618,酒水与消费者将上演一场什么样的共情大戏?

618,酒水与消费者将上演一场什么样的共情大戏?

2022-08-31 727
汾酒都好喝,乳白汾、出口红瓷汾有何区别?看完就知道

汾酒都好喝,乳白汾、出口红瓷汾有何区别?看完就知道

2022-12-03 452

加微信送福利 酱香白酒低价买

茅台镇酒厂直供 品质保障 性价比高

微信号:meijiu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