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上市融资渠道的关闭,意味着未来中小白酒企业通过上市获取全国化、区域化发展资金依然存在困难,未来白酒企业更多需要依靠自我造血来进行发展。部分小规模或低利润的酒企将很难获得大规模扩张的资本。此时有大企业向品牌抛出橄榄枝,这也许是白酒企业与资本双向奔赴的最好选择。而早一步布局华润与他其他旗下白酒品牌,相信在这个发展际遇下,会有更好的未来。
对于白酒品牌的中小企业来说,虽然有了资本依托,但还是需要自身在产品研发与市场拓展上借助东风,开始新的征程。资本注入在近年来并不是新鲜话题,但近一段时间以来,酒行业正在发生品牌之间的“融合”,这样的白酒加码时代是否会与啤酒跑马圈地的历史再度重演呢?
新“异地酒厂”,打造怎样的全面发展
金种子酒近日发布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2年净利润为-1.75亿元至-1.95亿元,扣非净利-1.9亿元到-2.1亿元。作为华润全面进驻金种子的首年业绩报,尽管业绩依然亏损,但金种子酒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堪称亮眼。自2022年2月以来,其股价已翻倍有余。2022年2月7日,金种子酒收盘价为13.09元/股,总市值不足90亿元。而到2023年2月6日,其收盘价为27.96元/股,总市值超180亿元,均已翻倍有余。
而这些数据爆点的时间点也于华润在金种子布局的时间基本一致。2022年2月,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全资附属企业华润战略投资有限公司获得金种子酒控股股东金种子集团49%的股权。2022年7月,金种子集团多名董事、监事退出,华润系高管何秀侠、何武勇、金昊分别就任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总监。当时有券商机构统计,金种子集团7位董监高中,华润系占据5个。可见,华润系入局后,在资本及市场层面的赋能,为金种子酒发展带来一定机会,华润旗下密集的销售网络会有助于金种子酒拓展市场销售。
金种子的市场表现与华润的“规划”,也被认为是华润进入白酒市场的“打样”,毕竟在去年底继金种子酒之后,华润布局白酒的步伐仍在继续。2023年1月,华润啤酒收购贵州金沙窖酒酒业有限公司55.19%股权的交易完成交割。从华润啤酒(控股)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侯孝海近期的公开发言可以看出,华润对于打开白酒“新世界”期望很高。
2月2日,在华润啤酒新春媒体见面会上,侯孝海透露,华润啤酒对组织架构进行大幅度调整,白酒业务由华润酒业控股管理,啤酒业务由华润雪花管理。2月6日,在贵州省金沙县与华润啤酒召开的座谈会上,侯孝海提到,从“十四五”开始,华润将开启啤酒与白酒“双赛道”模式。在2月7日举行的金沙酒业2023年第一次干部大会上,侯孝海表示,金沙酒业已经成为华润酒业最重要的主力军,是华润酒业产业发展当中的龙头企业。华润对白酒收购的看好,也为白酒企业发展带来了新鲜血液。
无独有偶,近日舍得酒业与贵州夜郎古酒业并购落锤,双方成立合资公司“贵州夜郎古酒庄有限公司”,法人为复星全球合伙人、复豫酒业集团董事长兼CEO、四川沱牌舍得集团董事长吴毅飞,注册资本3000万元。
事实上,这几年中国酒业并购一直都在持续,但华润拿下金沙这样的大手笔的确不多,这种大产业资本深度豪饮,正在悄悄地改变产业竞争格局,也推动酒业并购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在《中国酒业》记者来看,白酒品牌合并,或者说其他酒种介入的合并,并不是某一类酒水表现疲软后开拓新市场的需求,它应该是更加直接的市场需求,从而达到百花争鸣。
资本虽好,莫要贪杯
资本的引入对酒企发展而言是锦上添花,而非扭转命运的根本。这背后考验的不仅是业外资本对白酒行业的运营能力,还有对并购对象的管理模式。而从目前的并购重组案例看,像华润和复星这样有强大实力的资本,他们投选标的更青睐区域龙头酒企、上市公司或酱酒这种热点企业,这是因为这类企业一般都属于白酒行业的优质资产,其成长性空间明显,能为自身产业带来更高的估值。
与此同时,中国白酒行业正处于一个较为平稳的发展阶段,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目前,我国的白酒消费结构属于存量市场竞争,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品牌化、品质化发展趋势愈加明显。白酒产销量基本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体现了市场供需关系和消费需求变化。消费格局的不同,则需要行业中融入更多不同的声音与模式。资本热捧下,有发展前景、基本面较好的区域白酒企业被选中的概率更大,这在无形中加速了行业的集中分化进度,“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马太效应将会愈发明显。
近日,证监会宣布启动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一份来自监管部门的文件显示,白酒将被纳入A股的“红灯”上市受限行业。白酒企业在完全失去A股上市融资渠道后,白酒产业也必将迎来一个完全依靠企业自我造血支撑发展的新时期。近几年以来,房地产、家电、化工众多行业的业外资本都曾试图投资白酒,希望能分一杯羹。如今IPO通道受限,也将对中国酒业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酒企IPO受限是把“双刃剑”。不利的因素在于,这一规定打破了原本拟上市企业的战略计划,同时让大部分酒企的融资渠道变得相对较为单一,更多要靠自有资金、银行信贷或者其他手段来完成融资;积极一面在于,它会让大的产业资本更加有耐力来投入白酒行业,因为短时间没有上市的通道,也无法资本化,只有把实业做好,把基础行扎实,才有更大的发展。同时,也可以把部分浮躁资本屏蔽出去。同时,监管层对白酒酒企上市一直持严监管的态度。如果放开上市,会吸引大量社会资本涌入一级市场,这些资本能顺利通过资本市场放大财富进而退出,又会极大的刺激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一级市场,扰乱整个行业发展。另外,国家有意把更多的资源引导到符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属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进口替代等领域的高科技企业上,所以这一限制也在情理之中。这一消息出来之后,引发了行业对酒企“转战港股”上市的猜想。
但业界也有声音表示,“多数酒企不愿意选择赴港上市,因为港股的流动性、估值等方面不及A股,相对而言给不了高估值。另外,港股上市一般要等至少半年才会被纳入到港股通,吸引更多投资者与机构的关注。
数十年前,茅台因市场需求异地建厂成就了珍酒品牌,而如今一线品牌开始牵手地方品牌的做法,是需要以大品牌的视野气魄为区域品牌发展助力,所以它并不是一个需要救赎的关系,而是一个1+1大于2的存在,所以作为地方品牌是不会考虑远水的港股,来解决亟待需求市场宣传的品牌与扩宽市场销路。
(本文选自《中国酒业》杂志2023年第3期,作者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