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华味美酒|华茅两代宗师的传奇人生。茅台酒厂高水平的酿酒大师都是技术员的老师,张支云一直是培训技术员的主要老师之一。
在张支云的诸多学生中,只有一个嫡传弟子,那就是张富杰。因为师生和师徒之间关系的区别,他们之间的关系明显不一样。
1961年农历3月4日,华茅的第四代传人张富杰出生在贵州省仁怀县茅台镇观音寺社区。张富杰的童年时代,唱着“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歌曲,从小学到初中,在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国泰民安的环境中幸福成长。1980年实行生产责任制后,虽说生产队把所有的农田按人口分给了各户。但少得可怜的贫瘠山地对家里的状况并没有改善多少。从小心怀大志的张富杰就想到外面闯一闯,多挣一些钱养家糊口。于是,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父亲。经过家人的推荐和引见,张富杰被张支云安排在了在珍酒厂一车间当工人。
1984年10月的一天,张支云到一车间检查工作。工人中有一个生龙活虎的小伙子特别显眼,引起了张支云的关注。那小伙子精力充沛,干活十分卖力,张支云注视了一会儿,觉得这个小伙子有点眼熟,但他一时半会儿却想不起来。于是,他便走到小伙子身边,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张富杰。”
张支云看着眼前这个远房的侄子,脸上露出了难得的一丝笑容,拍了一下张富杰的光膀子说道:“干的不错,好好干!”
机会总是留给那些吃苦耐劳、聪明能干的人的。由于张富杰聪明、利索、干活卖力,很得车间领导的赏识,被调到了生产班学习烤酒。在生产班工作了一年之后,张富杰以出色的表现被提拔为生产班长。看到这个利落、能干的远房侄子,张支云有了一个好些年都没有的想法:“把这小子培养培养!”
看到张富杰的进步,张支云心里很满意。一天,张富杰前来请教有关品酒方面的问题时,张支云解决完技术问题之后对张富杰说道:“富杰呀,你现在还很年轻,好好学吧,以后我会尽力教你的,希望你能很好地把茅酒的文化、茅酒的技术传承下去。”
“谢谢大伯!”张富杰几乎是有点结巴地谢道。他的心情很激动,大伯有培养我的想法,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真正成为一个好酒师。
“酿酒从表面看起来不是那么复杂,是个苦活。实际上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要达到一定境界,是非常不容易的。一般的人甚至一辈子也领悟不好。我看你还灵性,就想把我的那些技术慢慢传授给你,希望你不要辜负我的希望。”
大伯的承诺使张富杰心情很激动,连连点头说道:“我明白了。”
张支云接着说道:“你是我们张家的孩子,以后我会对你更加严格。我要教育你,你要吃苦耐劳,要服从组织,遵纪守法,做一个诚实的劳动者。我们都是穷人出身,是共产党和毛主席让我们翻身解放,过上好日子的,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对得起党,对得起毛主席。也要教育子孙后代,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绝不变质。”
张富杰认真地听着,不断地点着头。等大伯说完,张富杰严肃的说道:“请大伯放心!我一定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好好做人,绝不辜负大伯的期望!”
在正式拜师后,张支云在张富杰这个弟子身上是下了大功夫的。他将酿酒的全部技术如数传授给了张富杰,所以,张富杰的进步非常快,很快成了全厂的标兵。并在珍酒厂的上甄比赛中一举夺得了冠军。
1990年,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益和质量,张支云组织全厂中层以上干部到茅台酒厂参观学习。回到珍酒厂之后,厂里便成立了一个评酒小组,因为有车间品酒的锻炼,加之张支云的经常指导,张富杰的品酒功力已为上乘,自然而然担任了评酒小组组长。
1996年珍酒厂因多种因素被迫关停,张富杰便被茅台酒厂聘去培制香型酒(勾兑时使用的窖底酒、窖面酒等)。
2008年末,张富杰在探望师傅的时候,师徒两在谈到当前社会上茅台酒急缺,假酒盛行,老百姓很难买到真货的社会现象时,师傅说到:“茅台酒的文化,是孝文化,是义文化,我们作为茅酒的传人,应该尽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做点贡献,虽然我们不能扭转大局,但总能尽自己的一点力,让老百姓能够喝得上、喝得起真正的茅台的酱香酒。”
2009年5月,张支云和他那唯一的关门弟子张富杰一起,在水质最好的茅台镇观音寺社区赤水河畔建起了一座酒厂——“贵州省仁怀市张氏源酒业有限公司”(后更名为“贵州省仁怀市张尊酒业有限公司”)。
2017年11月22日,张支云大师口述,党忠义先生代笔,给张富杰写了一份书面嘱托:“我是华茅的传人,烧了一辈子酒,把酱香文化和茅酒工艺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是我一生的情结,为华茅的前辈修祠建庙,传承酱香文化和茅酒工艺是我的心愿。我今年九十岁了,希望我的徒儿张富杰能替我实现这个念想。”
本文部分资料节选自陈生铠群先生的《华茅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