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当两件有着黝黑釉面、乍看并不起眼的酒瓶在迁安市北开发区古幕内被发现时,并没有引起考古人员的额外关注。但其后一些学者和酒史专家得见后却将其视为珍宝。
因为酒瓶上刻有“千酒”二字,这种俗称鸡腿瓶的陶制酒瓶在北方出土文物中虽然并不少见,但刻有字迹的却可说是凤毛麟角。在“千酒”瓶面世后,关于“千酒”的前世今生陆续有了各种解说版本,那么到底何为千酒呢?
在众多关于描述酒文化的古代典籍及诗词歌赋中,关于“千酒”的记载并不多见,所能查找到的出现频率最高的则是“千日酒”。其中,最早关于“千日酒”的记载,是明徐应秋《玉芝堂法萃》卷二十九中说:“古名酒有醉千日而使醒者,中山狄希所造酒也。
”狄希,中山人,传说能造“千日酒”,饮之能醉千日。当时,州人刘玄石饮一杯而醉,家人以为其死,便予埋葬。三年后,狄希拜访,打开棺木,玄石醒来,哈哈大笑,连称好酒,其酒气冲人围观人的鼻中,全都醉倒三个月。
“千日酒”在清梁京钜撰《浪迹三清》卷五中则被解释为:“酒名千日乃附会,昔酒为久,冬釀接春。清酒,今中山冬酿,接夏而成,是酒名千日者,极言其酿之久。后人乃附会一醉千日之说耳,酒贵久酿,亦贵重酿。”
还有人说,“千日酒”应是储存一千日的酒,并且必须在“酒海”中储存。“酒海”是用桑条和荆条编成的酒篓,内壁用桑皮纸、猪血、石灰等物,用特殊工艺处理,然后贮酒,一个小酒海可贮1500- 2000千克白酒,大酒海可贮2500 ~ 4000千克白酒。
不论是醉倒千日的酒,还是长久酿造的酒,它们真的能与迁安金代基室内出土的鸡腿瓶上所刻有的“千酒”联系在一起吗?这个问题至今不得而知。
另外,“千酒”到底是产自迁安还是由外地运到迁安?墓室的主人“李酒使”到底是何许人,都为千酒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