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酒以其优雅细腻、酒香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的特点为大众所青睐。其实酱酒酿造的技术由来已久,是我国渊源酒文化中最为璀璨的明星。
据史料记载,酱香型白酒的起源鼻祖是枸酱酒,其酿造技术可追溯至西汉武帝时期。据传,远古时赤水河畔的土著居民——濮人,已善于酿酒,时间上比杜康还早。而更为确切的书面记载出于《史记》,在汉朝,今仁怀一带已有了“枸酱酒”,这便是酱香型白酒的雏形。
公元前135年,汉武帝时期使臣唐蒙出使南越(今广州),在南越王的宴席上,唐蒙尝到了今仁怀一带产的酒——枸酱酒。唐蒙奉旨赴夜郎,由于十分沉迷枸酱酒的缘故,竟私自改道出符关(今四川省合江县南),沿赤水河而上奔鳛部,仅为多饮几杯枸酱酒。
清代大诗人郑珍也写下这个典故:“橡蚕不自乌江渡,枸酱还从鳛部来”。因此证实了早在汉朝以前,仁怀已盛产美酒。至唐、宋朝,仁怀一带已成酒乡,酿酒之风遍及民间。
到清朝,茅台镇酒业兴旺,有“茅台烧房不下二十家,所费山粮不下二万石”及“仁怀城西茅台村酿酒全省称第一”的记载。
1784年茅台镇“偈盛”酒号正式取名为茅台酒,清末至民初相继有“成义”“荣和”“恒心”烧坊出现,继承和发扬了源远流长的传统工艺,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生产能力。
1915年,酱香酒迎来了高光时刻。“成义”、“荣和”两家酒坊均送出产品参加了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以其精美绝伦的品质力压群雄,一举夺魁。也因此,茅台酱香酒一炮打开了国外的知名度,畅销海内外。
等到新中国成立后,有过无数荣光的成义、荣和和恒兴三家私营烧坊国有化,共同成立了国营贵州茅台酒厂。
过去,由于其生产工艺特殊性和复杂性,产量小,因此酱酒的影响力有限。但随着技术的发展,不少企业涌入茅台镇共同促进酱香型白酒行业的提升,酿酒工艺的产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相信三两好友举杯共饮酱酒的时代不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