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茅台遭遇了史上最大危机。国内经济形势不好,茅台酒厂资金链断裂,仍身负1500万外债。酒厂借不到钱,国家的粮食调拨也下不来,工厂原料奇缺停产,酒厂奄奄一息。
改革刚刚开放,国内还没多少人了解股票交易这事。即便变身股份制公司筹钱, 也卖不动股票,解决不了症结所在。
虽然今日的茅台是A股之王,但当时的资本市场,却没谁有把握来干这事。最后茅台酒厂还是靠内部集资,度过的难关。
讲这个是故事,其实只是告诉大家,看上去顺风顺水的茅台,也经历过很多次大大小小的危机。而在整个计划经济时代,茅台的日子都不好过。
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实行统购统销,酒厂每吨酒才能赚60块钱,酒厂可以说是常年亏损。物资紧缺的年代,茅台酒全部特供,主要用于外交和各种国家大型活动,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酒”。普通人不但喝不起,也见不到。从1949年开国大典、抗美援朝胜利、原子弹实验成功,到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建交……它都是见证者和参与者。
而关于茅台,周恩来总理不仅把它带到了国宴餐桌上,更是专门下令:在茅台酒厂上游100公里内不能建厂,更不能建化工厂。以至于赤水河到今天都是长江中上游惟一一条未被开发的一级支流。
那时,普通人买不到茅台,茅台也不担心自己的销售,只管蒙头产酒就好了。茅台长期处于“计划加批条”的经营状态,依托于30多个省级糖烟酒公司和少数关系户,茅台酒香不怕巷子深。
长期不用担心自己的销售与发展,便有了隐患。国家扶持的国酒茅台,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渐渐被时代的浪潮冲下去,在新时代迎来了新的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