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茅台酒2023年度一轮次酒开烤。茅台酒制酒生产一年一个周期,下沙和造沙两次投料是夯实生产基础,一轮次酒则是“收获”的起始。
事实上,以茅台酒为代表的传统酱酒酿造工艺,每一个生产流程环节都非常讲究。下面,我们重点学习一下关键的内容。
踩曲:从端午节踩曲起,茅台酒新的生产周期就开始了。茅台酒高温大曲的用量很大,粮曲比达到1:1,即1斤高粱要用1斤大曲(粮酒比5:1,即五斤粮食出一斤酒)。2.6吨小麦(酒曲原料)和2.4吨高粱才烤出一吨茅台酒基酒。整个踩曲过程需要4个月左右时间完成。
下沙:重阳下沙,即第一次投料,分为润粮、蒸煮、摊晾、拌曲、收堆、发酵,前后需要一个月左右。
入窖:当取出的酒醅具有香甜酒味时,即可移入石窖,发酵一个月后,取出并进行第二次投料(二次下沙)。二次下沙操作过程与一次下沙相同,即重复“润粮、蒸煮、摊晾、拌曲、收堆、发酵”流程。
取酒:大约12月下旬,即可进行第一次取酒。取酒之后的酒糟,不再添加高粱,而是重复摊晾、拌曲、收堆、入窖、蒸煮、取酒的过程。
自此之后,每月取酒一次,一共七次。
第七次取酒完成后,已经是第二年的八、九月份了。这样,前前后后耗时一年的茅台酒基酒生产才告结束,并转入储存环节。
那么“轮次比例结构协调又是什么意思呢?
前后共七次取酒,每一轮次的产量占全年总产量的比例均不同,分别是:
第一轮次取酒(叫“糙沙酒”):产量占全年产量的9%;
第二轮次取酒(叫“回沙酒”):产量占全年产量的14%;
第三轮次:产量占全年产量的25%;
第四轮次:产量占全年产量的22%;
第五轮次:产量占全年产量的15%(第三至五轮次叫“大回酒”);
第六轮次取酒(叫“小回酒”):产量占全年产量的10%;
第七轮次取酒(叫“枯糟酒”):产量占全年产量的5%;
每一轮次取出的酒,口感和香气都不相同,各有特点(比如第七轮次的基酒发焦、发苦),这里就不具体描写了。只需记住:每一轮次的基酒都有不同用处,多种风味正是茅台酒在勾调时所必需的,这就是丁雄军要求每轮次比例结构”协调”的秘密,不能这个轮次产量比例高了、那个轮次产量比例低了,必须做到“协调”。
真正对茅台酒的生产工艺全流程作出学习、了解、体验之后,就会感叹茅台酒工艺技术之复杂、勾调艺术之神奇,这远不是今天一篇文章可以讲透的,咱们今后继续学习、继续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