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有诗云:“李白斗酒诗百篇”。这一斗放在今天,大概就是12-13斤左右的酒,而李白在喝完如此海量的酒之后,不仅没有烂醉如泥,还能继续写诗。
你以为千杯不倒的只有李白吗?你错了,多着呢,比如《水浒传》中的武松。作为《水浒传》中最烈的“三碗不过岗”,武松连喝了18碗,还能过岗打老虎。就算一碗酒有300ml,18碗也超过5升,都快有10斤了,喊一声“酒神”也不为过。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啥古人都这么能喝呀?原因很简单——度数低!
唐宋以前:酒精不高于十度
在科技条件有限的古代,至少在唐宋以前,中国古人喝的酒,更像是现代的醪糟,酒精度也就是1度多。而经过过滤和窖藏之后的好酒,酒精的度数也就是3-5度。
后来虽然有了发酵酒,但度数同样不高。这个发酵酿酒技术,在古代也是经历了代代演进的过程。就以两汉时代来说,以《汉书》的总结,东汉的酒度数,就要比西汉高得多。
《汉书·食货志》上有说:“一酿用粗米二斛,曲一斛,得成酒六斛六斗。”
这是西汉时期的记录,但东汉时却是“稻米一斗得酒一斗为上尊”。酿酒的“出酒量”变低了,度数也就变高了。所以东汉《论衡》里才会说“美酒为毒”。好酒的价格也升到了“斗酒至千钱”。
当时一些精心酿造的酒经过了澄清过滤,在适当窖藏之后,酒精度差不多能达到10度左右。
但也就仅次而已了,10度也就成为了一个当时酒精度数的一个瓶颈,这也是有原因的——在发酵酿酒的过程里,一旦酒精度数超过十度,就会停止发酵。所以十度的酒,放在古人酒桌上,那就是绝对的高度酒。
所以,两汉那些“豪饮”的名士,酒量都很水。
唐宋时期:“连渣拌饭法”
到了唐代,酿酒技术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进步。当时出现了以大米为原料,直接由曲母培养而成的红曲,也就有了更强的糖化力和酒精发酵力。
到了宋代,也就是武松生活的年代,发酵酿酒的工艺有所提升,当时的人们在用曲方法上采用了“连渣拌饭法”,即把米淘洗干净,蒸成饭,然后连同曲渣一起投入,充分发挥曲渣中有益霉菌的作用。
那时的酿酒也极为讲究,四时用曲各不相同,春冬酿造周期长,曲要捣作小块子,像骰子或皂子大小,如此则发酵有力而使酒味醇浓,秋夏酿造周期短,则曲要略细些,为的是曲和米能很快接触而使酒成熟的快。度数可以达到11-18度。而且就算是这“十来度酒”,放在古代也是相当难得。
看回《水浒传》里,店家对武松说:“我这酒叫做透瓶香,又唤作出门倒,初入口时醇浓好吃,少刻时便倒。”
根据店家的描述,不难看出这种酒入口醇香,后劲却特别大,这种描述却是又比较符合黄酒的特质。
说到这,就要提提黄酒的历史了。
黄酒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唯中国有之,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约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时代,中国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黄酒。黄酒产地较广,品种很多,著名的有:九江封缸酒、绍兴老酒,即墨老酒、无锡惠泉酒、绍兴状元红、女儿红等。
黄酒南方以糯米、北方以黍米、粟及糯米(北方称江米)为原料,一般酒精含量为14%—20%,属于低度酿造酒。假设”三碗不过冈“是15度左右的黄酒,那么十八碗换算成今天50多度的白酒,武松大概喝了应该有2斤左右,加上4斤熟牛肉,妥妥的猛汉。
虽然没有书上描述的那么夸张,不过这个酒量在今天来看也算是很厉害了。
元明清:高度蒸馏酒出现
到了元朝,酿酒工艺有了划时代的革新。
这种革新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元朝是蒙古族人建立的政权,在其之前北方还存在过辽、金等游牧民族政权。
至于原因,那是因为北国草原,气候严寒、环境恶劣,要喝高浓度的酒才能保暖,就像是战斗民族喜欢喝伏特加一样,生活在寒冷地带的游牧民族也喜欢喝高度酒取暖。
总之出于种种原因,当时北方游牧民族从阿拉伯人、波斯人那里学会了蒸馏技术,再结合中国传统的酿制工艺,酿造出了中国特色的高度谷物蒸馏酒。
这种蒸馏酒的制作方法,是把经过发酵的酿酒原料进行一次或多次的蒸馏提纯而成。酿造酒之所以度数低,是因为里面的水分和杂质太多,而蒸馏的过程则是根据酒的物理特性将其提纯。酒精的汽化点是78.3℃,水的汽化点是100℃。
蒸馏时,将发酵后的酒液加热到78.3℃到100℃之间的一个恒定温度,酒精就会从酒液里汽化出来,再将汽化酒精输入管道冷却,便能液化成高纯度酒液。
多次蒸馏后,酒液的酒精含量就更高。这种蒸馏酒的酒精度一般都能达到40度以上,高一些的能达到60多度。我们今天喝的白酒,就是这种蒸馏酒。
蒸馏酒技术随着蒙古族人入主中原而被带到中原各地,所以元朝之后中国开始流行喝蒸馏酒,一直延续至今。
到了明清时期,古人将蒸馏技术与传统的酿酒工艺结合,就酿造出了高度粮食酒。等到乾隆年间,酒精的度数甚至可以到达70度。
所以,那时候的英雄好汉们不敢再动不动就大碗喝酒,只能小口小口地抿,因为有了酒精度提高,再像从前那样大碗酒的牛吹,说不定随时会猝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