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是独特神奇的物质。它那水的形、火的性,具有无穷的魅力,深深地沉浸在社会生活中,滋润着各种人物的灵魂和精神。
无论是曹操煮酒论英雄、李白举杯邀明月,
还是王维西出阳关,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
苏东坡把酒问青天,李清照浓睡不消残酒……
他们既能喝酒,也能作诗,令后人叹服,不得不说是“酒鬼”中的才子佳人。
白酒、红酒、黄酒、老酒、啤酒……这滴滴圣水,是那样的源远流长、汹涌澎湃,从黄河到长江,从南疆到东海,人们无不把它奉为至宝。
饮酒虽然尽兴,也不要贪杯哦。饮酒同时最好还是学习一些酒文化知识,领略一些酒文化的奥妙,对提高自己的社会交往、交际应酬和口头表达能力均有裨益,以防举杯论酒时有捉襟见肘的尴尬。
读中华酒史,可见:
“象箸玉杯”
象牙筷子,犀玉杯子,形容生活奢侈。见殷纣之奢侈,终至亡国;
“酒者,所以养老也,所以养病也,所以合欢也。”
则酒之为用,真是“大矣哉”!
“酒色财气”
人间四大痴,而酒居其首。
中华酒史
“金貂换酒”
晋朝时期,"竹林七贤"的阮咸的儿子阮孚特别好酒,在做安东参军时,整天在军中饮酒作乐,醉眼朦胧,丝毫不把军务放在心上,有时甚至用他的金饰貂皮大衣去换酒喝。可见名士之旷达,放浪不羁;
“一饮一斛,五斗解酲。”
古之刘伶,一次饮一斛,五斗酒才能解酒病,看来要“以酒为名”也得酒量高;
“尧舜千钟,孔子百觚,子路嗑嗑,尚饮百斛。”
尧舜、孔子、子路,他们都是古代圣贤,看来要做圣贤也得酒量好。
刘伶醉酒
读饮酒礼仪,可知:
“尊人立且莫坐”
这是讲首席的尊者没有入座前,其他人是不能先做下的。
“君子之饮酒也,一爵而色遇如也,二爵而言言斯,三爵而油油退”
意思是说,君子饮酒,饮一爵就颜色温和,饮二爵就开怀畅言,饮到第三爵后就可以退席了。古人也深谙“酒能益人,亦最能损人”,所以倡导“酒不过三”的礼节。
饮酒礼仪
“巡酒依次行”
巡酒时,先从首席起,按座位尊卑依次巡到末座。
“坐见人来时,尊亲尽远迎,无论贫与富,一律总须平”
饮酒期间,若有客来,必须离席远迎,以示尊敬。
中国酒文化史册,页页都散发着酒的芬香,字字都闪烁着民族精神。在现实社会中,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酒与文化更加珠联璧合,相得益彩。
“无酒不成礼,无酒不见情,无酒不成欢,无酒不致哀,无酒不解忧,无酒不开怀。”这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