榫卯结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6000年前的新石器文化时期。作为中华民族流传至今的智慧结晶,榫卯不用胶水不用钉,却支撑起历史上无数瑰丽的建筑。
王震华在农村长大,邻居是个老木匠,他没事就跟着木匠捡刨花。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鲁班锁,其中所蕴含的榫卯原理深深吸引了他,也更加热爱木匠这门手艺。靠着勤学苦练,到了十六岁中学毕业,痴迷于木工的王震华自学木工图,后来又学习了古建筑修复。没过几年,老王就熟练掌握了鲁班锁与各种榫卯结构技艺,那时他还不到20岁。
1986年,在一次参观天坛的过程中,雄伟的祈年殿令王震华无比赞叹古代匠人的智慧,每一幅壁画、每一寸窗棂都一次次震撼着他。最终,匠人的那份执念打动了他, “60岁之前,一定要做出一个祈年殿来。”
“作事就要成功,不成功不出山”,带着这样的决心,王震华在离家40里之外租了一间民房,开始了这段别样的“修行”:每天工作10小时,一年只休息10天,整整五年时间没有收入,仅自制的刀片便超过了300把……制作一件微缩的祈年殿已是已是难上加难,但王震华却不惜多次重来。
"再磨一把刀,不可能一模一样的,报废零件全部烧掉,一个都不留,没有半成品,只有成品。"一本梁思的《清式营造则例》,王震华不止翻阅了多少遍,直到2015年,他的第四代祈年殿才终于完工。在这座比原比例整整缩小了81倍的祈年殿上,窗上有雕花,窗户可开合,小小的一扇门,竟然是由八个以毫厘计算的零件拼接而成。这座祈年殿,是按照力学原理,像建真正的房子那样搭建而成,完全依靠榫卯拼接,一举摘得“2016世界手工艺产业博览会金奖”,市场估价数千万元。
7108个零件,10多万道工序,20000多个小时的孤独死磕,60000公里披星戴月的往返,在王震华看来,只要能保住榫卯这门传统的学问,便不枉5年的心血。完成祈年殿后,他又历时三年,完成纯榫卯结构打造的微缩版赵州桥,最小的零件仅1.2毫米。他还给自己定了个十年目标,趁着还能看得见、做得动,赵州桥、上海中共一大会址、黄鹤楼、甚至故宫全景,他都要一直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