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的事,不红则已。一旦红了,前世今生便都将成谜。
酱酒也是如此。在喜欢认祖归宗、喜欢五皇五帝的白酒行业,不难想象酱酒的前世今生有多么复杂、多么玄幻。
让我们从酱酒的命名开始,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吧。
地方国营贵州茅台酒厂有位酒师,名叫李兴发,爱酒成痴。1964年冬天的一个寒夜,他从家里带了三种酒,兴冲冲地赶到国家轻工业部茅台酒试点工作组的宿舍。
他把三种酒让三位专家品尝,三位专家异口同声地认为,三种酒的口味不一样。
李兴发分别为它们取名:酱香味浓,口感幽雅细腻的称为『酱香』;用窖底酒糟酿造,有突出窖泥香味的称为『窖底香』;香味不及酱香型但味道醇甜协调的称为『醇甜』。
后来,这三种香型被证实为构成茅台酒香型的三种典型体。
1965年,国家轻工业部正式肯定了『酱香型』白酒的命名。1979年在大连召开的第三届全国评酒会上,中国白酒的『香型』被确定下来。
但酱香型白酒的得名,却仍要从14年前的1965年算起。
贵州茅台酒,是酱香型白酒天然的代表和鼻祖。
由此往前追溯,1951年11月,政府收购了茅台镇成义烧房,成立了茅台酒厂。后来,将没收的荣和烧房、接管的恒兴烧房并入,三『茅』合一,这就是茅台酒厂的雏形。
1951年至1965年,茅台的历史就是茅台的历史,与酱酒无关。
由此上溯,以下几个历史节点,对后来茅台及酱酒的发展产生的决定性的影响。
1937年10月,国民政府首都由南京迁往重庆。由茅台镇随赤水河而下至重庆,不过200公里。战时中央化客观促进了当地酿酒业的繁荣。
两年前的1935年3月,中国工农红军在茅台镇第三次渡过赤水河。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1915年,茅台镇上成义、荣和两家烧房选送的『茅台酒』,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誉勋章奖。
1879年,当地人石荣霄、孙全太、王立夫创办了荣和烧房,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王茅』。
1862年,盐商华联辉在茅台镇杨柳湾烧房旧址上重建成义烧房,恢复生产。后来,成义烧房的『茅台酒』被称为『华茅』。
1840年脱稿的《遵义府志》写道:『茅台烧房不下二十家,所费山粮不下二万石……』
1736年,清朝廷疏浚赤水河,四川食盐运入贵州,茅台镇为重要中转站。川盐入黔,盐来酒往,促进了当地酒业的兴盛。
还可以再往前追溯吗?可以!
比如茅台酒厂官宣『至迟在明代以前,回沙工艺已经形成。』事实上这是学者曹丁的观点。曹丁先生还认为,赤水河流域『北宋已开始生产大曲酒』。
这个说法,当然可以找到佐证。700年前宋元时期,赤水河土著阿永蛮通过赤水河贩酒,仁怀地域的生产力水平和酿酒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度。
而更早的两汉时期,也有出土的铺首衔环酒壶可以证明,早在2000年前,茅台河流域已经具备了规模性的酿酒生产能力。
至于那个流传广泛的『武帝盛赞甘美之』的故事,以及茅台河上游东门河出土的绳纹大口缸,你要说它和酒有关系,也可以;但你非得说和酱酒有关系,那未免有些牵强了。
以上这些陈年旧事,都有据可查、有史可考。这段历史,是茅台酒的历史,更是茅台镇的历史。
所以,它往往被『化用』到了『酱酒』上。
茅台酒说它始于秦汉,熟于唐宋,精于明清,盛于当代。虽然不严谨,但也没毛病。同样,酱酒也可以这么说。
茅台『两期试点』后,酱酒工艺向全国扩散。除著名的郎酒、珍酒外,早期川黔老百姓耳熟能详的酱酒——习酒、怀酒、黔春、筑春、金壶春(俗称贵州『三春』)。
这些酒斩获贵州名酒殊荣,有的曾列国家优质酒称号,几十年前是人们心目中优质酱酒的代表。
东北同样酿酱酒。东北第一家酱酒龙滨酒,还有赫赫有名的北大仓,以及辽海老窖等。北京有被誉为『小茅台』的华都酒、燕岭春,河北迎春酒,河南睢酒、湖北云台春、湖南武陵酒。
山东赖茅、云门陈酿,江西梅岭酒,安徽皖酒,也曾风光一时。华南则有吴川梅鹿液、清远飞霞液、顺德凤城液。
与全国酱酒『四面开花』不同,在酱酒原产地仁怀,酱酒的酿造规模略有提升。
1978年,贵州怀酒厂试制『曲窖酒』,其实就是酱酒;1979年,茅台乡乡办企业茅台赤河酒厂建厂;1980年,合马区办集体企业台河酒厂建成……
1965年起,乃至到1979年国家确定命名了『酱香型白酒』以后,直至1982年,严格来讲都是有茅台、无酱香的。这一时期,可以称为『国营酱酒时期』。
1982年,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稳定和完善,茅台镇农村开始出现『专业户』,民间酿酒作坊开始发展。全国各地的集体、民营酒厂,也开始生产酱酒。
从此,『民营酱酒时期』拉开了帷幕。
其间,有两个标志性事件:
一是到1980年代末,仁怀县先后核发酒厂营业执照188个,共有酒品种158种,注册商标97个。由于原料、成本的制约,当时事实上只有极个别酒厂才生产酱酒。
二是1997年起,『小糊涂仙』挟『茅台镇传世佳酿』大举进攻全国市场,茅台镇作为一个地域品牌进入国人视野。然而,小糊涂仙酒是浓香型白酒。
2011年4月9日及6月29日至30日,贵州省两次在仁怀召开会议,要求把茅台酒打造成『世界蒸馏酒第一品牌』、把茅台镇打造成『中国国酒之心』、把仁怀市打造成『中国国酒文化之都』,最终实现『未来十年中国白酒看贵州』的宏伟目标,这一目标被仁怀总结为『一看三打造』。
以2011年『一看三打造』战略的实施为节点,以仁怀酱酒为先锋的中国酱酒,进入了『酱酒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