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家酒评内容中心 杨占权
白酒,是中国最古老的饮料酒种,也是中国特有的酿造酒,历经数千年不间断传承,深深融进了中华文明的血液之中,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之冠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在白酒的酿造中,以窖池为主体的发酵容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因此白酒讲求“窖为酒之本”“千年老窖万年糟,酒好还需窖池老”。尤其是那些历经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不间断从事酿酒,并且完好保存到现在的老窖池,被称为“活文物”,是中国酒发展史的最好实物见证。
折射清末迄今酿造体系——茅台酒酿酒工业遗产群
若论国家级文物项目的数量和体量,茅台酒酿酒工业遗产群当居全国酒行业之首。据悉,茅台酒酿酒工业遗产群以“茅酒之源”为主体,包括现存的清同治元年(1862)、光绪五年(1879)、民国十八年(1929)先后建成的“成义酒坊”、“荣和酒坊”和“衡昌酒坊”旧址,以及1951年陆续扩建和新修的各类代表性酿酒厂房等基础设施共10处,完整保存了清末迄今的酿造体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传统酿造工艺的科学研究价值。
如今的茅台酒酿酒工业遗产群,经过岁月的洗礼,斑斓的白墙上早已写满历史的沧桑,但经代代茅台人的精心守护,至今仍保存得相当完好,时时散发出浓郁的醇香,其中部分设施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生产作用。在茅台集团的不懈努力下,以“茅酒之源”为代表的贵州茅台酒酿酒工业遗产群成功入选第二批100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中国白酒作坊的“活化石”——杏花村汾酒酿造作坊遗址
杏花村汾酒酿造作坊遗址,杏花村汾酒老作坊遗址博物馆,是全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原址型白酒遗址博物馆,总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宋代,至今约800多年,在全国白酒老作坊中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遗存面积最大、组成要素最全、对白酒贸易影响最大,被誉为中国白酒行业的“日昇昌”、中国白酒作坊的“活化石”,拥有中国最早的酿酒发酵容器——小口尖底瓮。
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更替后,汾酒老作坊这块厚重的“活化石”,完整地保存下来了,它从尘封中走来,唤起了人们对汾酒往事的追忆。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汾酒获得最高荣誉甲等大奖章,而参展产品正是老作坊酿制而成;中国最早的股份制酿酒企业,中国第一枚白酒商标诞生在这里;汾酒在解放前9次荣获大奖的产品、周总理参加万隆会议、日内瓦会议所用的礼品汾酒都出产于这里。
宜宾四千多年酿酒史世代相传的明证——五粮液老窖池遗址
五粮液老窖池遗址是我国现存保存完好的地穴式曲酒发酵窖池群之一,是中国名酒五粮液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见证。
五粮液老窖池遗址的遗产项目传承脉络清晰、主体物项保存完整,呈现了自元朝以来地穴式发酵蒸馏酒的独特工艺,记录了当时的自然社会生产状况,是“酒都”宜宾四千多年酿酒史世代相传的直接明证,以及中国传统白酒酿造技艺得以顺利传衍并发扬光大的载体。
中原地区传统酿酒技艺重要实物见证——古井贡酒酿造遗址
古井贡酒酿造遗址主体由明清窖池群、明清酿酒遗址及两口魏、宋古井构成,它们是古井酿酒文化的核心文化支撑。文物专家认为“古井贡酒酿造遗址”是一处全面展现传统酿酒工艺流程的手工业设施遗址。
古井贡酒的明代窖池及部分古井、炉灶、晾堂、蒸馏设施等酿酒设施及作坊遗址,出土百余件碗、盏、盘、杯、缸等生活用具,时间跨度从宋至今,再现了苏鲁豫皖地区传统酿酒工艺全过程,体现中原地区及中国东部深厚酒文化,是该区域传统酿酒技艺重要实物见证。
中国烧酒祖庭——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
2002年李渡烧酒作坊遗址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渡烧酒作坊遗址迄今出土元代窖池13个、明代窖池9个、清代酒窖池32个,是目前发现年代最早、遗迹最全、遗物最多、延续时间最长且最具有地方鲜明特色的古代烧酒作坊遗址。
从李渡元代圆形砖砌地缸发酵窖池、到明代腰形窖池、再到清代底部涂泥的砖砌长方形酒窖池的演变,是认识中国蒸馏酒酿制工艺发展历史的重要资料;在李渡元代烧酒遗址发现的元、明、清至近代的73件饮酒器,整体上呈现逐渐变小的趋势,是证明我国蒸馏酒酒精浓度逐渐提高的重要佐证;同时,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的发现,证明了中国在元代已出现固态发酵制作蒸馏酒的技术,解决了中国蒸馏酒起源这一重要问题,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烧酒祖庭。
每一座酿酒遗址,都见证了中国酒的历史变迁,由手工作坊向工业化的转变,以及由籍籍无名到享誉世界。这些老酒物既是中国酒及其文化的实物载体,也是我国民族工业艰难前行,不断发展壮大,并创造辉煌的历史见证,是一个时代变迁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