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进口商6年前进口的名庄酒还未出清
一名在浙江的酒类进口商向WBO透露:一些规模较大的进口商,销售额每年在2亿元人民币的企业,部分库存酒价值接近1亿元;年销售额1亿元左右的进口商,部分库存价值在5000万元左右,这是一种不太合理的状态。
这名进口商表示:某福建大商在2012年做期酒,当年共计采购了3亿元左右的名酒庄,目前还有大约很多库存没有消化。
“虽然说2016年以后名庄酒销售有所复苏,但跟以前的量还是没法比,加上如今经济大环境再度不好,有些后继无力。”他说。
另一家浙江的进口商则在2012年采购了大约1亿元的列级名庄酒。
一名熟悉这家企业的酒商向WBO透露:部分大商在2012年左右对市场产生了误判,他们认为名庄酒市场会进一步增长和扩大,然而2013年以后市场开始急转直下。
“由于当年名庄酒期货价格并不低,差不多接近于五大名庄目前的现货价格,因此若不降价甩卖,很难回笼资金。”他说。
库存过大,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抛货现象较多。据上海一名经营名庄酒的进口商透露:现在好多家都在抛货,主要原因还跟目前消费疲软有关。
据华北一位大商介绍:目前确实有企业在抛货,基本上都是法国列级庄,且价格非常低。两个月前我才接触到一家大商在抛货名庄酒,有的是加10%的毛利,有的是按成本价销售。现在高端购买能力萎缩很厉害,一些长期喝名庄酒的大户又有自己的采购渠道,这导致名庄酒的周转速度慢。
这名大商表示:现在我们公司都不敢大规模采购名庄酒,只敢经营一些大品牌及其子品牌,做老百姓的生意最稳妥。
2
两年前火爆的欧餐酒也有较大库存压力
然而,不仅仅是名庄酒,WBO了解到不少低端葡萄酒也出现了库存积压的现象,其中以欧盟餐酒为甚。
一名福建进口商向WBO透露,现在一些口岸销售的欧餐酒价格非常低。前段时间,我听说最低的报价有9.7元,还有就是10.2元。一些进口商表面上报价比较高,但如果商家进货量大一点,也可以把价格谈下来。而我们进欧餐酒的时候,最低的都是10.4元/瓶的完税价,还不包含国内的仓库、物流费用。
谈及抛货原因,这名酒商指出正由于库存积压太大。“在2016年欧餐酒流行时,许多酒商都大批量采购。但近两年随着消费者越来越懂葡萄酒,那种瓶型好看还能卖个不错价格的生意已经不复存在,人们的消费也越来越理性。”他说到,“然而,许多欧餐酒的适饮期仅有3年,2016年进的货,2019年口感就会下降,酒商便开始抛货。”
“前段时间我去一友商处,也得知他有很多欧餐酒库存,目前在亏本抛货,估计量也不少。因为在2016年他都是10-20条货柜的规模在进货,如今估计库存很大。”这名酒商透露。他估计目前渠道上有上千万瓶的欧餐酒库存积压。
一名行业人士告诉WBO:欧餐酒从去年至今都有抛货,原因在于前几年低价位产品进口量过大,且有一些业外者当年介入,如今并不具备抛货能力,因此目前市场上有一帮专业人士把闲散库存收集,集中在一些电商平台甩货。这种情况会持续一段时间。
3
酒商采购及库存管理亟需升级,品牌酒去库存能力更强
然而,库存大会直接导致今年进货量减少。低价抛货,无疑也会使欧餐酒市场价格体现混乱。
如何避免这样的情况再度发生,一名葡萄酒营销专业人士表示:国内许多做酒的老牌进口商与经销商,对采购并持不科学严谨的态度,而是凭感觉来——市场上什么货走得快,就通过自己快速组织产品的能力把货卖到中国。这样做风险其实很大,因为市场是瞬息万变的。
“专业的贸易公司还要有产品规划,譬如自己在某个价位段、某个产区的产品方面有上下游优势,就应该实现专业化。这样库存也会更科学,一切在规划之中。即便行业发生震荡,也相对更能够找到渠道动销。”他说。
深圳市智德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德惠也指出:库存大说明企业对市场的掌控是有问题的。要么是盲目乐观,要么就是自身的策略和执行不到位等。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库存管理很关键,如今市场变化很快,因此企业还要从供应链上来提高效率。
但王德惠也表示:对于积压严重、资金链紧张的,能抛掉就先抛掉。但解决动销的快速方式不是通过传统的招商的方式,而是做好两点——一是在原有销售渠道里加大推广力度;二是加强对社群化营销经销商的扶持与开拓。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称:“无论是名庄酒、小众精品酒或者大众商业品牌,品牌酒的去库存的能力始终会强一些,把资源向品牌倾斜至少不会有太多损失。与其押宝一些中国市场并不常见的产品,还不如明确品牌化方向,这是中国市场的特色,更多的经销商和消费者会为他们熟悉的品牌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