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地图背后的故事
每当你爱上一款葡萄酒,你可知道,也许它的背后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别掩饰你的好奇心,让我们一起走进酒的世界,看看这些“酒中贵族”背后的故事。
法国波尔多1855分级制度的由来
无论你是对葡萄酒一无所知的“小白”,还是颇有研究的资深玩家,拉菲或者“五大名庄”这样的名词总听说过一二。这些听起来神秘而“高大上”的名字,究竟是什么呢?
“五大名庄”是指拉菲罗斯柴尔德古堡(Chateau Lafite-Rothschild)、罗思柴尔德木桐堡(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玛歌酒庄(Chateau Margaux)、拉图酒庄(Chateau Latour)和侯伯王酒庄(Chateau Haut-Brion)。其代表的是法国波尔多的“1855分级制度”(法语称作“Les Grands Crus Classés en1855”),“五大名庄”就是该制度中级别最高的5个酒庄。
1855年,法国巴黎即将召开盛大的万国博览会(世界博览会的前身)。当时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非常希望在展会上展示法国最高级的葡萄酒,因此下令建立一个波尔多顶级葡萄酒的分级体系。这项艰巨的任务落在了波尔多酒商(Négociants)的身上。
在波尔多,酒商的地位举足轻重,他们是整个葡萄酒贸易中最重要的环节。这些人基本都是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本地人,和各大酒庄保持着非常良好的关系,同时对葡萄酒贸易中的各个环节了如指掌。他们手握酒庄销售葡萄酒的配额,外来者想要买酒,只能找这些酒商,而不能直接向酒庄购买。直到今天,酒商依然在波尔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年,按照拿破仑三世的要求,酒商们根据19世纪前半叶红葡萄酒的品质、价格以及各酒庄的声望,评出了由高至低五个级别的60家酒庄。随后,拿破仑三世将此制度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
其后的1856年,又增加了一个五级酒庄。1973年,罗思柴尔德木桐堡由二级酒庄升级为一级酒庄,正式形成了前面提到的“五大名庄”。
今天的“1855分级制度”共包括61个酒庄,其中有:5个一级酒庄、14个二级酒庄、14个三级酒庄、10个四级酒庄和18个五级酒庄。
除此之外,在当年的评选中,还有一份依据白葡萄酒评选的包含了27家酒庄的名单,这份名单分为三个级别,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最高等级的超一级酒庄:滴金酒庄(Chateau d'Yquem)。与之前依据红葡萄酒评选的酒庄一起,二者共同构成了今天的“1855分级体系”。
法国黑皮诺在勃艮第的“统治”
尽管根据今天的考古发现,勃艮第在公元2世纪前后才开始酿造葡萄酒,但是人们相信,早在古罗马人征服这里之后的公元前600年左右,古希腊的商人们就已经带着葡萄酒,穿过卢瓦尔河谷来到勃艮第了。
天主教兴盛起来后,在当时的王公贵族中流行一种风尚:将葡萄园捐献给教会,以表达自己对上帝的虔诚。这一风尚,对于勃艮第葡萄酒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个阶段,本笃会教士(Benedictines)和熙笃会教士(Cistercians)贡献巨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本笃会教士都是勃艮第最大的葡萄园拥有者;熙笃会的教士们则最先发现,在不同的葡萄园会酿造出风格各异的葡萄酒,这也是今天勃艮第葡萄酒文化中风土概念最早的雏形。而且,由于勃艮第位于内陆,与沿海的波尔多等产区不同,在中世纪时期,闭塞的交通环境,使其极大地保留了当地酿酒的传统与风格。当时,勃艮第的葡萄酒很少流传到其他地区,少量流传到巴黎和阿维尼翁(Avignon)教皇城的产自博纳的红葡萄酒,就于14世纪崭露头角,成为优质葡萄酒的代名词。
但是在勃艮第葡萄种植的历史上,黑皮诺的地位曾多次遭到挑战。勃艮第的葡萄品种很多,除了我们现在熟知的黑皮诺(Pinot Noir),还有来自北方的灰皮诺(Pinot Gris)以及极具竞争潜力的佳美(Gamay)。尤其是佳美,早熟且产量高,所酿葡萄酒口感温和清淡,芳香浓郁,更受普通人的喜爱,甚至一度动摇了黑皮诺的统治地位。后来,勃艮第当局强制限制佳美的种植,黑皮诺才得以保住其正统地位。
“好人”菲利普(Philippe le Bon)后来又颁布法令,重申对于佳美的抵制,他在法令中写道:“勃艮第公爵以拥有基督教世界中最好的葡萄酒而闻名,我们将坚持维护我们的名声。”(TheDukes of Burgundy are known as the lords of the best wine inChristendom.We will maintain our reputation.)在接下来的几百年间,果真如“好人”菲利普所言,以黑皮诺酿造的勃艮第红葡萄酒成为了最好的葡萄酒。
然而佳美也没有因此沦落,一些果农还是顶着统治者的敕令,悄悄种植了少量佳美。18世纪,佳美不仅悄悄回归,还在勃艮第南部的博若莱重铸辉煌。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德国查理曼大帝与雷司令
欧洲的中世纪一度被欧美史学界称为“黑暗时代”。在那个封建诸侯频繁争战、人们思想遭受禁锢、生产力停滞的时期,一位风云人物的出现,为这段黑暗的历史带来了一丝曙光,他就是查理曼大帝(Charlemagne)。在当时以及后世许多人的描绘中,这位理想的、完美的、积极地、乐善好施的、给人们带来和平的帝王,也是中世纪后期一切有关葡萄酒的美好事物的赐予者。
在查理曼大帝继承王位的时候,法兰克王国已经是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后来在查理曼大帝的努力下,西欧大部分土地都成了法兰克王国的疆土,战乱频仍的欧洲大陆迎来了暂时的和平。查理曼大帝统治时期,法兰克王国首都位于今天德国的亚琛,他在这里修建了富丽堂皇的宫殿和金碧辉煌的教堂,也使欧洲的经济和政治重心逐渐从南方转移到了北方,莱茵河流域因此成为重要的贸易中心。
除了投入大量精力建设帝国,查理曼大帝也和葡萄酒有着极深的渊源。古罗马时代以后的有关德国葡萄酒的记录都始于这一时期,这时帝国的葡萄酒不仅远销俄罗斯、波兰,还跨越英吉利海峡,销售到了海峡对岸的英格兰。
关于查理曼大帝的几个最有名的传说,几乎都和葡萄酒相关。比如,相传,在查理曼大帝乘船顺莱茵河去因格尔海姆宫殿(Ingelheimer Kaiserpfalz)的途中,发现莱茵高(Rheingau)的约翰山(Johannisberg)陡峭的山坡上的积雪最先融化,便知道这里天气温暖,适合葡萄的生长,便命人在此种植葡萄,而这里也是雷司令这种葡萄最早的发源地。
公元775年,查理曼大帝把他在科通(Corton)的一块山坡赠予索略的圣安多什修道院(Abbey of St Andoche in Saulieu),这片葡萄园生产的白葡萄酒,今天依然被称作科通·查理曼(Cor-ton-Charlemagne)。
除了传说,查理曼大帝对于葡萄酒的贡献还体现在酿酒卫生方面。他关于酿酒的一些严格法令,包括禁止脚踩葡萄、禁止用动物皮革储存葡萄酒等,都为后来卫生酿酒的程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意大利超级托斯卡纳的崛起
意大利在葡萄酒世界的地位不言而喻,古希腊人更是称其为Oenotria——葡萄酒的国度。不同于法国,意大利葡萄酒诱人的风味并非来源于严苛的规律,而在于彼此不同、变化多样的个性。
在意大利所有20个大区里,每个大区都有着与众不同的品种和酿酒风格,使得这个国家的葡萄酒异彩纷呈。这是因为,意大利曾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没有一个政府能将酒庄集合起来,并推广实施统一的规范。两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百废待兴的意大利政府真正开始着手整治葡萄酒产业时,成效着实令人眼前一亮。1963年,意大利的产区制度DOC(法定产区葡萄酒)与DOCG(保证法定产区葡萄酒)正式面世,这套仿自法国AOC法定产区制度的体系,对意大利葡萄酒产业的规范化确实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然而,这套规则的缺陷也很明显,20世纪七八十年代,越来越多质量和价格都高于普通DOC的低级别日常餐酒(Vino da Tavola)逐渐面世,并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超级托斯卡纳(Super Tuscan)也在这个时候崭露头角。
位于意大利中部的托斯卡纳大区可谓意大利的心脏,尤其是在佛罗伦萨周边的奇昂第地区(Chianti),更是有着悠久的葡萄酒传统。早在13世纪,当地的酒商就组成了“奇昂第联盟”来推广葡萄酒。1716年9月24日,当时的托斯卡纳统治者梅迪奇的柯西莫三世大公出台法令,进一步规范了奇昂第葡萄酒的生产范围。
1948年,因奇萨·德拉罗凯塔(Incisa della Rocchetta)侯爵在位于托斯卡纳海滨的圣圭托酒庄(Tenuta San Guido),挑选了一块布满石块的葡萄园,开始了自己的小实验:种植赤霞珠。这片曾经被废弃的土地仿佛有着神奇的魔力,生产的赤霞珠富含矿物、成熟期漫长,当葡萄酒成熟后,展现出了意大利其他葡萄酒所没有的独特风味。一开始,这种佳酿只能在侯爵的私人酒庄中才能喝到,直到1968年才正式销售,并被命名为西施佳雅(Sassicaia)。几年后,西施佳雅便成了与波尔多名庄酒比肩的佳酿。西施佳雅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超级托斯卡纳葡萄酒。
1975年,在西施佳雅的启发下,安蒂诺里家族(MarchesiAntinori)以奇昂第传统的桑乔维塞为主题,加入赤霞珠,创造出了酒庄的旗舰酒款天娜(Tignanello),惊艳四座。1978年,他们又一反常规,推出了另一款佳酿索拉亚(Solaia):采用赤霞珠为主体,与天娜正好相反。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奇昂第的许多酒厂都开始追随他们的脚步,推出自己心目中的超级托斯卡纳。意大利的葡萄酒再次昂首回到了世界葡萄酒舞台。
西班牙雪莉酒的故乡
雪莉这种风味独特的加强酒,不仅有着好听的名字,更有着悠久的历史,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西班牙葡萄酒的代表。
早在公元前1104年左右,腓尼基人第一次踏上伊比利亚半岛,建立了西班牙最古老的城市加的斯(Cádiz)时,便从古希腊引入了葡萄酒的酿造,如今,这片三角地依然是雪莉酒的法定产区。经过古罗马人近千年的统治,雪莉酒的酿造技术日趋成熟。随后,摩尔人开始了对这片地区的统治,并带来了酿造烈酒与加强酒所必需的技术:蒸馏。他们称这座城市为“Sherish”(翻译自阿拉伯文),这正是雪莉的西班牙语名Jerez以及英语名Sherry的由来。此后五个世纪,在阿拉伯帝国的统治下,葡萄酒的生产稳步发展,虽然这其中也经历了各种困难,但都坚持了下来。直到1264年,卡斯蒂利亚的阿方索十世国王占领了这座城市,雪莉酒的发展迎来了新的高峰。在16世纪末,雪莉甚至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葡萄酒”。
大航海时代促成了雪莉酒的传播和流行,据说哥伦布在前往美洲大陆的航行中,就携带着雪莉酒,因此也有人说,雪莉酒是最早到达美洲的葡萄酒。麦哲伦在他的环球航行中也大量购买了雪莉酒。据资料记载,麦哲伦当时率领了5艘船只和237名船员出海。他为整个舰队与船员配备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共花费了566,684枚金币。而他在赫雷斯采购雪莉酒的费用呢?594,790枚金币,比购买武器弹药的钱还多。由此可见,在当时,雪莉酒是多么重要、多么受欢迎。
今天,雪莉酒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加强酒之一。
美国巴黎盲品会
葡萄酒的世界里,从来就不缺少引人入胜的传奇故事。但是,如果说有哪个故事深刻地改变了世界葡萄酒的格局,大多数人第一时间都会想到它:1976年巴黎盲品会(Paris Wine Tasting of1976),也被人称为“巴黎审判”(Judgement of Paris)。
1976年5月24日,在英国人史蒂文·斯普瑞尔(StevenSpurrier)的组织下,9位法国葡萄酒的顶尖人物齐聚巴黎的洲际酒店,他们包括:
罗曼尼·康帝的管理者奥伯特·德·维兰(Aubertde Villaine);
美人鱼酒庄(Chateau Giscours)的庄主、波尔多列级酒庄联盟主席(Union des Grands Crus de Bordeaux)皮埃尔·塔里(Pierre Tari);
法国葡萄酒杂志RVF(全称为La Revue du Vin de France)的编辑奥德特·卡恩(Odette Kahn);
米其林餐厅Restaurant Taillevent的老板克劳德·弗希纳(Jean-Claude Vrinat);
巴黎著名的银塔餐厅(Tour D’Argent)首席侍酒师克里斯汀·瓦纳克(Christian Vanneque);
法国国家原产地命名管理局(I N A O)首席监察官皮利尔·布瑞杰斯(Prieur Brejoux),等等。
如此强大的阵容,彰显着这次活动的公正性和权威性。这些“大咖”们在接到邀请的时候,只知道要去品尝一些美国加州的葡萄酒,并不知道这会是一场法国酒和美国酒的正面对抗。除了美国《时代周刊》驻巴黎的记者出于和主办方的交情到场外,法国媒体无一理会主办方的邀请。因为,在当时的葡萄酒世界,法国葡萄酒如日中天,可以说是顶级葡萄酒的代名词。而美国加州葡萄酒呢?很多欧洲人甚至都不知道加州这个地方,他们认为美国人只爱喝可口可乐这样的甜汽水。正是这样的偏见,使很多人对这次品鉴会不屑一顾,然而最终的结果却令他们大跌眼镜。
活动的规则非常简单:史蒂文选择了10款白葡萄酒和10款红葡萄酒分别进行品鉴,其中来自美国加州的葡萄酒各有6款;来自法国的葡萄酒各有4款(红葡萄酒来自波尔多、白葡萄酒来自勃艮第),其中不乏罗思柴尔德木桐堡(Chateau MoutonRothschild)、侯伯王酒庄(Chateau Haut-Brion)、双鸡酒庄(Domaine Laflavie)这样的顶级名庄。酒款被蒙住标识、打乱顺序,给评委们品尝。评判也没有设定任何条件,完全根据评委们的喜好为每款酒打分,满分为20分。
史蒂文原本计划等白葡萄酒和红葡萄酒都品鉴结束后一起公布结果,但因为两轮之间换杯、换酒的时间太长,因此他趁这个间歇提前公布了白葡萄酒的统计结果:名不见经传的加州蒙特莱纳酒庄(Chateau Montelena)的1973年霞多丽拔得头筹,虽然一款来自勃艮第的默尔索排在第二,但是紧随其后的三、四名又都是来自加州的酒庄。这使法国的评委们都坐不住了,也影响了他们在第二轮红葡萄酒盲品时的打分:一旦认定是来自加州的葡萄酒,便会刻意压低分数,甚至有的酒款被打了不可思议的超低分。即便如此,史蒂文公布的红葡萄酒评分结果,依旧震惊了所有人,虽然波尔多的三家列级酒庄占据了第二到第四的位置,但第一名仍旧被来自美国的鹿跃酒窖夺走,法国葡萄酒可谓惨败。
这一结果被唯一在场的美国《时代周刊》披露,引发了全球轰动。法国人对这一结果完全无法接受,当时参加盲品的许多评委也受到质疑和指责,有些人差点为此丢掉工作。时至今日,仍有许多法国葡萄酒从业者认为这是一种“耻辱”,拒绝再次提起。然而,对于美国加州,甚至对于整个新世界葡萄酒来说,这是一次完美的逆袭,它向世界宣布:新世界国家也能酿造出无与伦比的顶级葡萄酒。
著名的酒评家罗伯特·帕克就曾说过:“它摧毁了法国至高无上的神话,开创了葡萄酒世界民主化的纪元,这在葡萄酒历史上是一个分水岭。”
智利佳美娜的复兴
波尔多的赤霞珠美乐、勃艮第的黑皮诺、新西兰的长相思、澳大利亚的设拉子、南非的皮诺塔吉,世界上每个重要的葡萄酒产区都有自己最具代表性的葡萄品种。这些地区充分培养了品种的特点,反过来,这些品种也完美展现了不同产区的风土特征,成为一种标杆。智利这片被许多葡萄酒评论家称作“葡萄种植者天堂”的地方,也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葡萄品种,那就是佳美娜(Carmenère)。
佳美娜的故事颇具传奇色彩。佳美娜并不是原产于智利的品种,而是来自大洋彼岸的法国波尔多。虽然佳美娜在智利有着100多年的种植历史,但直到20年前,智利人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品种是佳美娜啊!
事情要从佳美娜的老家波尔多说起。波尔多的天气阴晴不定,温度和光照都没有保证,因此佳美娜不能很好地成熟,很不受当地酒农的喜爱。19世纪中叶,佳美娜迎来了一次转机。当时在南美等殖民地的富有贵族、地主,最崇尚的事情就是去欧洲来一次伟大的旅程(Grand Tour),他们往往会带上一些金银细软和几个仆从,在当时最发达的西欧各国游历,再带上几样当地的特产,以便回家后大肆吹嘘一番。就这样,佳美娜随着许多葡萄品种一起,被带到了大洋彼岸的智利。在这片气候温暖、阳光充足的土地上,佳美娜获得了在波尔多不曾拥有的成熟与美妙。在波尔多,1867年前后的根瘤蚜灾害,让这一品种遭受了灭顶之灾。然而,佳美娜在智利的生活也并非一帆风顺,最大的麻烦就是弄丢了自己的名字。
自从来到智利的那一天起,佳美娜便被当地的酒农当作美乐种植。尽管在体态和成酒上都有不小的差异,但智利酒农只是草率地认为这是“葡萄突变”的结果,甚至称其为“美乐优胜劣汰的选择(Merlot Selection)”。1993年,智利酒类学家克劳德·瓦拉(Claude Valat)偶然间发现他办公室窗外的美乐葡萄园有些不对劲,这些葡萄树的藤和叶子与其他葡萄藤的叶子不同,而且到了秋天,叶子还会变成深红色,这是什么原因呢?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克劳德越发困惑,但对当地酒农的解释,克劳德不甚满意,因此他联系了法国蒙彼利埃大学的世界顶尖葡萄品种专家让米歇尔·波里斯沃特(Jean-Michel Boursiquot)。第二年,两人一同在葡萄园探访,再一次肯定了这个现象非同寻常,并开始了漫长的探究。三年后,经过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和DNA比对,他们认定这个品种并不是美乐,而是失传已久的佳美娜。
1998年,经过智利农业部的认定,佳美娜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名字。自那以后,佳美娜迎来了自己的辉煌时期。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以及悠久的酿造历史,智利的酒农们很快掌握了酿造优质佳美娜葡萄酒的诀窍。许多单一品种或以佳美娜为主体的顶级智利葡萄酒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逐渐风靡全球。为了庆祝佳美娜的回归,智利将每年的11月24日定为“佳美娜日(Car-menère Day)”,以纪念佳美娜被重新发现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