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工艺酿造白酒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粮食变成美酒是一个奇妙的过程,也是我们祖先巧妙利用自然规律的智慧体现。
那么一粒普通的粮食,一粒米,一粒高粱,或者一粒玉米,到底是经过怎样的过程变化最终变成美酒的呢?作为一个传统工艺酿酒人,我跟大家科普一下这个过程。
纯高粱酒
首先说一下这个过程中的三大要素,即粮食,曲药,工艺。这三个要素缺了任何一个,传统工艺的白酒都酿不出来。
粮食。粮食能酿酒,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其中含有淀粉。其实我们大家所熟知的五谷杂粮,基本都是可以用作酿酒的原料的。还有很多水果,薯类作物都可以酿酒,只要它含有淀粉就行,只不过所酿出的白酒风味口感不同而已。因此大家能够见到或者听到很多不常见的酒类,比如说猕猴桃酒,莲子酒,红薯酒等等。
糯高粱
曲药。曲药是粮食最终转化为白酒的媒介。中国的传统白酒酿造,各地有不同的曲药,包括大曲,小曲,纯根霉曲等等。其中也有各种细分,例如大曲还分中温大曲,高温大曲等。小曲各家更是有自己的独门秘方。曲药的主要原材料包括大小麦,糯米,大米,以及各种中药材。
曲药有两个主要作用:第一也是最根本的作用就是媒介作用,促使粮食里面的淀粉转化为糖,在糖转化为酒精的过程中提供酶。第二个就是发酵时增香。
传统中草药曲
工艺。工艺就是粮食变成白酒的工具,只有利用好传统工艺,才能真正酿出好酒。以下详细的讲述一下粮食转化为白酒的工艺过程,以我们自己酒坊的工艺为例:
第一步:蒸粮煮粮。将粮食挑选剔除发霉腐烂的,然后根据粮食的种类需要泡,煮,蒸等操作。主要就是为了让粮食能够吸收足够的水分,并开花,以利于后面的糖化,当然开花这个度要掌控好。水也一定要好水的原因就在这里了,因为这是要吸收到粮食里面的。因此酿酒的水最好是真正的山泉水。
蒸煮高粱,一边蒸一边需要一边洒水
第二步:将蒸好的粮食摊凉糖化。糖化是粮食转变的第一步,即淀粉转化为糖。这时候就需要下曲帮助淀粉转变性质。曲药的好坏,下曲的量都对后面的成酒有非常大的影响,出酒率,香味口感等等。糖化时间根据当时的温度等有变化,一般24小时。是否糖化好,酿酒师傅需要根据尝,捏,搓等方法去确定,这是酿酒师傅多年的经验。
糖化(有的也叫糊化)
第三步,糖化好了的粮食就需要入缸发酵了。发酵各地有不同的方式,有的是泥窖,有的是石窖,有的是地缸,甚至有些家庭小作坊用塑料桶的都有。我们发酵采用的是陶缸发酵,其好处是能最大程度的防止杂菌的污染,保持发酵环境的卫生。发酵是淀粉最终转化为酒精的步骤,此时需要酶来帮助糖分转化为酒精。酶天然存在于酒曲中,以及发酵升温时微生物中也会产生酶。发酵的同时也会增香,因此发酵的好坏同样影响后面成酒的出酒率以及口感。
陶缸发酵
最后一步,就是馏酒了。发酵好的粮食(此时已经可以叫做酒糟,或者酒醅了)入甑,利用蒸汽将粮食里面的酒精汽化,再通过冷凝管液化,最终流出来的就是成酒了。馏酒时酒精度从高至低,可以根据酒花判断酒精度,也可以通过酒精度计去测量。馏酒也是一个技术活,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否则对出酒率与口感也有影响。常说的探气上甑,大火缓馏,掐头去尾,看花摘酒等等都是说的馏酒,可见馏酒也是一个技术活。
馏酒
以上基本就是一粒粮食如何变成美酒的整个过程了。当然,成酒后是需要贮存的,不能直接就售卖。新酒含有比较多的杂质,饮后容易上头,口感也不好。一位有常识有良知的酿酒人都不会去售卖新酒。当然我也不会,我们酒坊里的酒至少都要贮存一年以上才会开缸尝试。
我们其中一个酒窖
从事传统工艺酿酒多年的农村酿酒人,欢迎大家关注,一起探讨传统工艺的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