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所周知,我国白酒有12大香型,除了米香型和特香型,豉香型外,其他香型都是以高粱为主要原料,那为什么高粱能成为白酒的灵魂呢?我们先来看看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是怎样描述它的,蜀黍北地种植以备粮缺,余及牛马,这里面短短的一句话,其实至少透露了四个讯息,第一就是蜀黍,说明了高粱与蜀地渊源深厚,第二就是北地,说明高粱它主要在北方种植,三就是备粮缺,说明高粱的能在恶劣的条件下生存。四是余及牛马,说明了人们平时是不爱吃高粱。那么高粱是怎么来的呢?
首先高粱,它原产于非洲,后通过印度传入西南蜀地,现在,我们根据基因的遗传距离,大致推算从印度传入我国西南地区,由此在巴蜀大地生根发芽,所以高粱又称为蜀黍,北宋时期辽国大兴佛教,大量的佛经、工艺、医学、农作物,也随着僧人一同从蜀地进口,高粱也在交流和贸易的过程中进入了北地辽国,高粱这个玩意它基因就很牛,它和玉米一样都是碳4植物,能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糖类,高粱的幼苗还含有氢化物,连农药都不用打,所以虫子、食草动物都不吃,结果以后还含有单宁,就是红酒里面那个单宁,这种物质能够让蛋白质凝固,所以能够在战乱频发、粮食短缺等恶劣环境中生存,还能够迎着烈日昂着头,堪称头铁庄稼。
还有李时珍说的“以备粮缺、鱼及牛马”,其实说的也很贴切,能不吃就不吃的原因就是因为难吃,但是高粱遇到它的贵人山西人,当时搞国际贸易的山西人,去包头,去张家口就去收人家不爱吃的高粱,拿回来做醋,在高价卖给他们,以高粱为主的固态发酵法在山西就诞生了,现在山西的陈醋和山西汾酒的配料表都写有高粱,到了元代,搞国际贸易的山西人变成了搞国内贸易的晋商,他们融合多种技术和原理,搞出了固态蒸馏技术。在此之前,由于物质不富裕,酿酒需要占用粮食,这一点一直是酒的原罪,而晋商利用没什么人吃的高粱去酿酒,巧妙的避开了这一道德问题,再加上高粱的固态发酵和固态蒸馏的技术,将白酒推上了商业的巅峰。
总的来说的话,就是天生万物,供人取用,就看你有没有这个技术,所以说技术自古以来就是第一生产力,高粱作为酿酒的天选之粮,它其实不止在中国才得到了重用,其实在美国,高粱也是被大面积种植的,他们不仅利用高粱去制作烈酒,还会把它做成高粱糖浆和其他酒类组成cp,而在非洲,高粱啤酒更是有着近千年的历史,所以那些说只有中国人用高粱,外国人就不用的说法,可以休停了。那么为什么高粱能成为白酒的宿命呢?
因为高粱它的外面有皮,对于固态发酵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有一定的空隙,蒸完以后还是颗粒分明,熟而不粘,而且高粱的淀粉,脂肪,蛋白这个比例都恰到好处,就算是经历了多次的翻炒与蒸煮依然能够保持恰当的疏松度,促进了发酵的效率,再加上单宁能够在白酒的酿造中带来特有的香型和独特的风味,所以特点和白酒是天造地设的搭配,被白酒榨的干干净净。
其实高粱以前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我们说它不好吃是对人而言,但是对于微生物来说,它是一张温床,高粱有自己的使命,白酒也有自己的宿命,头铁的高粱,沉寂了上千年,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使命,成为了主角,每个人来到世界的都有自己的使命,我相信每个人呢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做自己的主角,像高粱那样,最终成为一个有耐心的胜利者,有想法的酒友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