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人来说,酒是催化剂,它让人豪情迸发;酒是麻醉剂,它让人忘记伤痛;酒是忘情水,它让人轻敷伤口;酒更是生命水,它让人炽热似火。
所以有人说,要是把唐诗拿去压榨,至少会淌出半斤酒来。几百年后,我们读唐诗,还能嗅到那浓浓的酒味,进而陶醉其中。
俗话说: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古人说:“酒有别肠,唯文者近。”真正读懂酒的,是文人,真正彰显文人本性的是酒,文人是酒的真正知音。
有写独酌的
“阶下举杯邀明月;篱边信步赏花开。”“风色极天人共醉;林深香径月来寻。”
这情景也是很有诗意的,如果没有月,似乎就少了诸多韵味,李白的“举酒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很有韵味的境界。
有写喝酒状态的
“三杯莲叶穿心过;两朵桃花上脸来。”“三杯入腹浑身爽;一滴沾唇满口香。”“入座三杯醉者也;出门一拱歪之乎。”“座上不乏豪客饮;门前常扶醉人归。”“铁汉三杯软脚;金刚一盏摇头。”
现代社会,有人认为喝酒有五种状态:轻声慢语、甜言蜜语、豪言壮语、胡言乱语、不言不语。似乎喝酒少了古人的文雅,为喝酒而喝酒,为喝醉而喝醉。不过,现在还有一句“喝酒求醉”,我认为还是不错的。喝酒就应该略显醉态,喝酒和喝茶一样,都要喝透,喝个痛快淋漓,不亦快哉。
有写喝酒功效的
“一醉千愁解;三杯万事和。”“消愁有绿蚁;解忧唯杜康。”“捧杯消倦意;把酒振精神。”“美酒可消愁,入座应无愁里客;好山真似画,倚栏都是画中人。”“三杯能壮英雄胆,两盏能成锦绣文。”
酒在古代有许多别称,因酒能消忧解愁,能给人们带来欢乐,暂时忘记精神的苦痛,所以酒被称为“欢伯”、“忘忧物”、“扫忧帚”等。
有写喝酒原因的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饮两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拿一壶酒来。”作为人之常情,在苦闷之时,忧愁之时,痛苦之时;人们总是借酒消愁。在高兴之时,欢乐之时,得意之时;人们总是把酒临风。所以,有时酒的属性是很难认定的。
有写喝酒自恋的
“翘首仰仙踪,白也仙,林也仙,苏也仙,我今买醉湖山里,非仙也仙;及时行乐地,春亦乐,夏亦乐,秋亦乐,冬来寻诗风雪中,不乐亦乐。”
或许饮酒者认为,我不仅像那些古圣先贤那样,能饮酒,会饮酒,会找乐;我也有和他们一样的文才,一样的豪情。在表扬别人的同时,顺便也表扬一下自己。
这真是“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山好好,水好好,开门一笑无烦恼;来匆匆,去匆匆,饮酒几杯各西东。